eygle.com   eygle.com
eygle.com eygle
eygle.com  
 

« 西方学者点评金庸 | 文摘首页 | UT斯达康市值缩水9成 吴鹰再次投机押宝IPTV »

德国陆军的辉煌和死斗-两战阿登
modb.pro

一战阿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出现了暂时的和平。法国是一战的主要战胜国,不但得到了战败国德国的巨额赔款,还收回了50年前因普法战争战败而被德国割走的边境行省阿尔萨斯和洛林。但是,法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东部和北部国土遭到了严重破坏,牺牲了大批青年人的生命,这成为了法国人心中难以愈合的伤口。

为了不使战火再一次烧到法国的国土上,也为了能永久保住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国人一直在绞尽脑汗地思考着对策。法国人心里明白,德国虽然现在战败了,有些灰头土脸,但是凭着日耳曼人的优秀素质和坚韧精神,难保不会东山再起。一旦战端重开,法国能否取胜实在无法预料。从拿破仑时代起,法国的军事理论就是进攻性的。然而在普法战争中,法军的进攻性战略遭到了惨败,此后一度被军界上下质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人在运动战上打不过德国人,可是凭着掘壕据守的阵地战却遏制了德军的攻势,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因此,一战结束后,防御理论又在法国军界大行其道。

1929年,法国陆军部长马奇诺提出了一个设想:沿德、法750公里长的边境线,修筑一条永备防御工事,可以保障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安全,并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其时正是席卷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期间,法国的财政十分困难。但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法国政府还是决定投入巨资兴建这项工程。法国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建筑设计师、工程师和专门工厂,征用大量优质钢材和水泥,工人们日夜苦干,从1929年一直修到1934年,耗资2000亿法郎,相当于法国20年国防开支的总和,终于完成了这项宏伟的工程。法国政府便以陆军部长的名字将这条防线命名为“马奇诺防线”。

马奇诺防线东起法国与瑞士及德国边界交汇处,向西北延伸至法国和卢森堡、比利时交界处,全长750公里,涵盖整个法德边界。马奇诺防线全部由钢筋混凝土工事构成,优质钢筋用了15万吨,混凝土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巨型堑壕前后3道,纵深达5公里。最前沿是大片地雷场及层层叠叠的铁丝网,工事主体处于地下,顶盖厚达1米,可以经受住重炮轰击。工事周围修有无数个钢板护顶的碉堡和永备火力点,配备有各种轻型和重型火炮及大量的轻重机枪,可以从四面交叉火力打击来犯之敌。工事深入地下达150米,修有为数众多的通道和屯积点,包括公路、铁路、弹药库、医院、仓库和屯兵洞,还修有俱乐部、娱乐场和电影院。工事各处与前沿暗堡、永备火力点全能通连,地上地下融为一体,并储存有足够几十万军队维持1年的大量食物和饮水。整个马奇诺防线代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建筑工程水平,称得上固若金汤。

法国军界上下一片乐观,普遍认为马奇诺防线修成后,德国人已经不可能从东部侵入法国了。从马奇诺防线最西端向西北至英吉利海峡的法国北部地区还有一段250公里长的边界,分成二部分。一部分是阿登森林区,地势狭隘、河流纵横、山林茂密,非常不适合大部队和坦克的行进,法国人认为这里不可能是德军的主攻方向,所以只留下少量部队监视;另一部分是阿登向西直到大西洋的法国与比利时边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正是从此处侵入法国的。比利时和法国是盟国,在德比边境上也修筑了一条坚固的防线,沿途有许多坚不可摧的军事要塞,如列日、埃本埃马尔等,德军要想通过此处绝非易事。法国人认为在德军攻克这些要塞之前,法国军队和英国远征军就会赶到增援,从而将战线限制在比利时境内。因此,法国在北部的法比边境维持了一支庞大的军队,随时准备应付战争的发生。

1933年,纳粹党魁希特勒上台后,大力鼓吹法西斯主义,积极扩军备战,德国迅速崛起。希特勒野心勃勃,他的目标是要让日耳曼人统治世界,消灭不共戴天的仇敌犹太人和俄国共产主义。其次是找英法算账,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之仇。

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苏联非常仇恨和恐惧,他们虽然不愿看到德国崛起,但更希望利用德国来对付苏联。所以英法等国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一再纵容,眼睁睁看着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却仍幻想着德国下一步会打苏联。1939年9月,德国确实又动手了,但打的不是苏联,而是英法的盟国波兰。无奈之下,英、法相继对德国宣战,将大军开到法德边境上。随后出现的是一副战争奇景:东线波兰军队正被德军打得落花流水,亡国在即,而西线英法百万大军却不发一枪一弹,与兵力薄弱的德军静坐对峙,时间长达8个月。历史上将这段奇景称为“奇怪的战争”。其实没什么奇怪的,英法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宁可牺牲盟国,也不希望和德国开战,还是幻想着德国能回头去打苏联。

英法的这种自私自利和不切实际很快得到了报应,在征服波兰后,希特勒已决心先征服西欧,回头再对付苏联。1940年4月,德军突然进攻丹麦和挪威,很快占领了这2个国家。法国和英国这才知道大势不好,急忙进行战争总动员。然而,晚了。1940年5月10日,德军进攻荷兰,只用了4天时间就灭亡了这个国家,与此同时,德军又对比利时和法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闪电奇袭。

德军早就在研究如何进攻法国,并制定了一个“黄色计划”,得到了希特勒的批准。“黄色计划”几乎是一战时“施利芬计划”的翻版,德军主要兵力还是经比利时境内进攻法国北部。西线德军作战的总兵力为136个师,其中包括10个装甲师、4个摩托化师、2439辆坦克、3700架飞机,另有运输机600架。兵力分为北、中、南三路,北路B集团军群是主力,由包克上将指挥,向比利时一线发起主攻;中路是伦斯德上将指挥的A集团军群,在阿登森林一线做辅助性攻击;南路是勒布上将指挥的C集团军群,其任务是佯攻马其诺防线,以牵制法军使其不能北上增援。

临近战前,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个德国空降军军官携带“黄色计划”,乘机前往波恩与德国空军商讨联合作战计划。不料天降风雪,飞机迷航,竟误入比利时境内。德军军官未来得及烧毁计划,便被比军俘获。这份计划经比利时军队总参谋部,很快转到了英、法两国参谋部。得知“黄色计划”落入敌手,德军总部极为惊慌,开始考虑放弃“黄色计划”另寻替代方案。

这一突发事件,却未尝不是因祸得福。一位德国陆军最优秀的将领,因此而崛起。德军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施坦因本来就对“黄色计划”非常怀疑,他乘机面见希特勒斗胆直呈,认为按照这个计划作战将会在比利时境内遭到英法联军的阻击,无法实现突破,很可能形成对峙。他建议改变计划,将主攻方向转到阿登森林地区。那里虽然道路崎岖,但是凭着德军的优秀军事素质和高度机动性,是完全可以逾越的。而英法联军却不会注意阿登地区,德军在这里可以实现中央突破,然后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向西北方向直插法国北部海岸线,包抄比利时境内的英法重兵集团,切断其与法国本土的联系,然后南北夹击,一战平定西欧。希特勒对曼施坦因的计划大为赞赏,当即指令德军总参谋部修改了“黄色计划”,将新的作战计划命名为“挥镰行动”,史称“曼施坦因计划”。

“挥镰行动”计划规定:南路C集团军群17个师兵力任务不变,北路和中路兵力配置颠倒过来。北路的B集团军群为28个师,其中包括3个装甲师、1个摩托化师,担任助攻任务,目的是进攻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以吸引英法联军的主力;中路担任主攻的A集团军群为44个师,其中包括7个装甲师、3个摩托化师,从中间突破阿登山区直扑英吉利海峡。另外的27个师作为战略预备队。

与此对应,法国和英国远征军共有103个师,编成3个集团军,另有12个比利时师,共3469辆坦克、2000架飞机,并可利用英伦三岛1000多架飞机支援战斗,在兵力上与德军相当。然而,如前所述,联军统帅部误算了德军的主攻方向,将重兵部署在比利时境内,而阿登地区只有2个最弱的法国师。虽然“黄色计划”泄了密,但却因此而迷惑了英法军队总部,认为这是德国人的阴谋,目的是转移英法军队的注意力。因此,英法军总部决定以不变应万变,并不改变原来的兵力部署。

1940年5月10日清晨,天刚破晓,德军突然向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揭开了入侵法国的序幕。 德军飞机向3国的重要战略目标和交通枢纽进行了猛烈轰炸,然后地面部队开始长驱直入。德军采用了滑翔机空降战术,用伞兵占领了比利时境内的许多重要桥梁及要塞,特别是占领了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要塞的埃本埃马尔要塞,比利时军队的第一道防线已不攻自破,德军B集团军群的进展极为顺利。联军统帅部认为比利时境内果然是德军的主攻方向,迅速把百万大军开入比利时境内,准备与德军决战。而南路德军C集团军群也虚张声势对马奇诺防线发起了佯攻,死死咬住了法国守军。

与此同时,真正的德军主力伦斯德统率的A集团军群开始了进攻,快速通过不战而降的小国卢森堡,向南插入阿登森林地区。德军从北向南一字排开,打头阵的是克莱斯特装甲集群所属的古德里安装甲军团,其次是霍特装甲军团、莱因哈特装甲军团、布希的第16军团和克鲁格的第4军团。德军以1700辆坦克为先导,摩托化部队和步兵师随后,大军浩浩荡荡绵延数十里。阿登山区果然崎岖难行,德军用工兵开路,翻山渡水,凭着出色的军事素质和高度纪律性,经过2天时间的艰苦跋涉,终于穿越了阿登山脉110公里长的森林地区,攻入法国境内。法军的阿登地区守卫部队根本不是德军对手,迅速就被击溃。5月13日,古德里安的装甲军团已经到达马斯河北岸,并攻下了法国的军事重镇色当。另一支德军莱因哈特装甲军团也抵达色当之北的马斯河畔。霍特装甲军团属下的隆美尔第7装甲师则攻抵西面40英里远的南特附近的马斯河边。

马斯河防线是法军保卫巴黎的重要屏障,河的南边就是通向巴黎和英吉利海峡的大路。5月13日清晨,隆美尔的部队利用大雾掩护,乘坐橡皮艇率先强渡马斯河。1个小时后,德军抢登南岸,击溃守卫的法军。到傍晚,隆美尔部队已在马斯河南岸建立了纵深超过1公里的桥头堡。上午11时,古德里安军团出动近400架轰炸机对马斯河南岸的法军阵地和炮兵群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狂轰滥炸。下午4时,德军分乘数百艘橡皮艇,开始强渡马斯河。对岸法军用密集的火力进行阻击,德军一批批被打死在河水里,然而后面部队继续抢渡。下午5时30分,德军终于在马斯河南岸上获得了一个立足点,接着德军工兵立即开始架设浮桥。到了晚8时,古德里安的装甲军团已经穿透法军阵地,突入相当纵深。莱因哈特的装甲军团也在同一天抢渡了马斯河,但是由于法军不断进行反击,德军没有建立起稳固的桥头堡,直到15日早才架起浮桥,让大批坦克部队冲向南岸。

马斯河防线一失,通往巴黎和英吉利海峡的道路敞开了,在比利时境内作战的英法部队面临被包抄的危险,守卫马奇诺防线的法国大军也将腹背受敌。5月14日下午,几百架英国和法国轰炸机在战斗机掩护下,直扑马斯河德军渡河阵地。德军的战斗机立即升空拦截,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空中大战,德军的高炮部队也猛烈开火向英法飞机射击。激战一直持续到天黑,英法飞机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出战场,渡河的德军稍有伤亡,浮桥大都完好无损。这一战德军击落英法飞机数百架,此后德国空军牢牢掌握住了战区制空权。

渡过马斯河后,德军装甲集群长驱直入,一直向西狂冲猛进,各部展开了一场行军竞赛。古德里安装甲军团的推进速度最快,一路打散法军阻击部队,并不停下来围歼,而是一气向西。以至于在路上遇到一股股溃散的法军士兵,都不愿耽搁时间下车去俘虏,仅用扩音器喊:“我们没有时间俘虏你们,你们要放下武器,离开道路,免得挡路。”德军统帅部怕古德里安推进太快落入英法联军包围,极力督促他放慢速度。可古德里安不但没有放慢,反而加快了速度。5月18日,古德里安军团攻占了位于色当到英吉利海峡的中点圣公旦;5月19日,攻占法国名城亚眠;5月20日,抵达阿贝维尔,这里离英吉利海峡只有一步之遥。连希特勒都被这惊人的胜利弄得有些晕眩了,一时不知怎样调动兵力才好。直到次日,才给装甲部队下令:由阿贝维尔向北推进,攻占海峡各港口,切断英法联军的海上退路。

古德里安军团立即兵分3路,一路向敦刻尔克港前进;一路向加莱港前进;一路向布洛涅港前进。此时,北路的德军B集团军群也发动了全线猛攻,英法联军得知后路已被截断,慌忙收缩兵力,整个战线溃不成军。B集团军群攻占了比利时全境,继续向法国境内追击。5月21日,英国远征军主力连同部分法国和比利时军队共40个师被一直向西压缩到了敦刻尔克港附近的一小片地区,唯一的出路就是从这里出海逃走,而德军A 、B二个集团军群已从南北二个方向压来。5月23日上午至24日,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先后占领了布洛涅和加莱。24日下午,古德里安军团一路已到达格拉夫林,离敦刻尔克还有16公里了,而在其右翼的莱因哈特装甲军团也已到达艾尔—圣奥梅尔—格拉夫林运河一线。两支装甲劲旅只须再努把力,就可直取敦刻尔克,配合后续部队将英法联军的数十万人马彻底消灭在滨海地区。

然而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德军装甲部队突然接到了停止前进的命令,并被告知:“敦克尔克之敌将全部留给戈林元帅的空军去解决”。古德里安马上向顶头上司克莱斯特及集团军群司令部提出了质问和抗议,但得到的最后答复是:“这是元首亲自下达的命令,必须执行。”无奈之下,古德里安和莱因哈特只得奉命停在运河一线按兵不动。

英法联军抓住了这千载难逢之机,加紧从敦刻尔克上船逃往英国。英国和法国政府调动了所有能征集到的船只来参与营救,既有驱逐舰、巡洋舰,也有渡轮、私人游艇和小舢板,共计近900艘。德国空军虽然连日飞来轰炸,但英国战斗机拼死拒敌,加上海滩松软,炸弹杀伤力不大,并不太影响联军的撤退。从5月26日到6月4日,从敦刻尔克先后撤到英国32.4万人,其中法军8.5万人,成为日后反攻欧洲大陆的主力。5月28日,德军装甲部队接到命令恢复进攻。联军后卫部队拼死抵抗,赢得了联军最后的逃亡时间。其中,蒙哥马利为师长的英军步兵第3师表现最为出色,始终顶住了德军的连续进攻。到6月4日晚,敦刻尔克终于被德军攻克,担任阻击的4万法军不及撤走,全部被俘。英法比联军丢弃了700辆坦克、2400门大炮、13万辆军车和7万辆摩托车,以及50万吨军需品和弹药。撤退过程中,飞机也被击落了180架,舰船被击沉240艘,可以说是损失惨重。不过毕竟将大批军队逃出虎口,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对于希特勒为什么要下达停止进攻的命令,至今仍然众说纷纭。大致的说法是原因有三:一是德军经半个月进攻,损失也很严重,士兵和装备一直没有补充,坦克也只剩下一半数量,不敢贸然进攻人数众多的联军。

二是敦刻尔克地区地势低而且潮湿,河网水道密布,很不适合坦克运动。

三是德军的主要注意力正转向法国南部,那里还有70万法国大军,希特勒不想在敦刻尔克消耗太多的实力。不管怎么样,希特勒错失了良机,使大部分联军虎口余生,成为了盟军日后反攻欧洲大陆的骨干力量。

在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拼命撤退时,德军进行了休整和重新编组。德军总兵力达137个师,包克的B集团军群为右翼,以6个装甲师为先导向索姆河正面实施突破;伦斯德A集团军群为左翼,以4个装甲师为先导向埃纳河作正面突击。法军新任司令魏刚拼凑了49个师加上英国的2个师,编成了3个集团军(第6、第7、第10集团军),在索姆河和埃纳河一线构成了东西大约300英里的“魏刚防线”,另以17个师守卫马奇诺防线。两条防线连在一起,企图阻止德军南下。但是,法军因为北部战役的损失而兵力有所不足,不能防守所有的地段,只能实行重点防守。而德军则相反,可以从国内调上预备队组成更为雄厚的兵力,能够从任何一点实行突破。

6月5日拂晓,包克的B集团军群在索姆河防线发起全线进攻。当天,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抢先渡过索姆河。6月7日,隆美尔师将防守阿布维尔——亚眠一线的法国第10集团军拦腰斩断,其他德军各师得以从这个缺口向前拥入。隆美尔率部队继续进攻,又一直向西插到海岸线,占领瑟堡港。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进攻神速,总共抓获了9.7万名法军俘虏,自己仅损失了42辆坦克,因而有了“魔鬼师”的称号。法军虽英勇战斗,但面对德军的强大兵力不得不实行退却。西部法军一退,东部埃纳河守军的侧翼就暴露在德军火力之下。伦斯德A集团军群于6月9日在埃纳河防线发起总攻,经过3天激战,法军防线被突破,不得不退到马恩河一线。德军古德里安装甲军团更是势不可挡,一路长驱直入,大举南下。6月17日,古德里安装甲军团进抵瑞士边境城镇潘塔里尔,切断了马奇诺防线内法军逃往瑞士的退路。自强渡埃纳河以来,古德里安装甲兵团在10天中推进400多公里,俘虏法军25万之多,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 古德里安本人从此被人称为“飞毛腿海因茨”。

马恩河后面不远就是巴黎,巴黎建在平原旷野之上,无险可守。6月10日,法国政府不得不迁往图尔,同时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同日,意大利趁火打劫,向法国宣战。6月14日,德军进入巴黎,法国首都失守。 同一天,德军C集团群猛攻马奇诺防线守军的薄弱处,即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处的接合部。法军此时士气极为低落,很快就被德军将防线撕开了一道缺口。6月17日,古德里安装甲军团向东方向突进,占领了马奇诺防线以南的凡尔登,与C集团军群一起合围了整个马奇诺防线之内的50万法军。经轻微抵抗后,这些法军放下了武器。至此,法国再无力量阻挡强大的德军。6月18日,法国政府宣布停止抵抗。

6月22日,双方在贡比涅森林一节火车车厢中签订了停战协定。这节车厢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向法国投降时协议的签字地点,时隔22年,如今胜利者与失败者掉了个个儿。法国将北部包括巴黎在内的大片地区划给德国作为占领区,余下地区成立了傀儡政府,法国元帅贝当担任总理,首都设在南部的小城维希,历史上称为“维希法国”。

法国闪击战以德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终,拥有300万军队,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在6个星期内土崩瓦解。德军总共毙伤俘虏法军200余万、英军6.8万、比利时军队2.3万,德军伤亡14.5万。

再战阿登

德国在征服西欧之后,曾发起过对英国的“海狮作战”,企图通过空军轰炸摧毁英国的抵抗,然后再一举登陆英国本土。可是在英国空军的英勇奋战之下,德国空军遭到了失败。没有了制空权,也就无法渡海登陆,德军一时拿英国没什么办法。后来德军主力转向东线苏联战场,向英国进攻的计划就无限期搁置。时间转眼过了几年,战争形势越来越不利于德国,特别是美国参战之后,英美军队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企图越来越明显,原本安全的法国海岸渐渐变成了第二前线。于是,德军在沿英吉利海峡的法国海岸修筑了一道极为坚固的工事,密布防登陆壕、带刺铁丝网、障碍物、雷场、暗堡和火力点,希特勒将其称为“大西洋铁壁”,并派了“沙漠之狐”隆美尔亲自坐镇守卫。

英美盟军一直在积极筹划在法国的登陆作战。他们做了许多周密的准备工作,特别是最具特色的一项——欺敌计划。盟军在英国南部建立了一个假的进攻基地,摆设了许多以假乱真的坦克及登陆舰艇,还建立了一支“大军”,部队番号都是真实的,互相之间有大量的通讯联络,甚至制定出了许多不同的作战计划。美军名将巴顿还亲自前往坐镇,指挥部队进行两栖登陆训练,登陆作战地点模拟的是法国加莱地区。各种类似的情报源源不断传到德军总参谋部,希特勒对此深信不疑,连隆美尔也误认为加莱将是盟军的登陆地点,从而把一支最强大的装甲军团置于了加莱地区。

1944年6月6日凌晨,英美盟军的部队突然在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登陆,经过激战,当天就有3万部队上了岸并牢牢控制住了滩头阵地。德军闻讯后急忙发动反击,可是盟军掌握有制空权,在成百上千架轰炸机的猛烈打击下,德军反击部队损失惨重,无法接近诺曼底。盟军于是源源不断地登陆,到7月1日,总计有100万英美士兵及50万吨补给、近20万辆汽车到达了欧洲大陆,而后面还有更多的部队将要到来。7月20日,希特勒在他的“狼穴”大本营召开作战会议,不料却遭到了有预谋的暗杀,被一枚定时炸弹炸伤。希特勒死里逃生后立即开始了报复,参加这次谋杀的许多德国军人都被处死。其中有德国最负盛名的元帅隆美尔,他事先也知道谋反集团的计划。2个月前隆美尔在视察前线时被盟军的飞机炸伤,当时正在家里休养。希特勒格外开恩,让他自杀了事,对外则称突然病逝。战事关键时刻,战场主帅突然死亡,德军西线已组织不起坚强的防御。

此后,盟军的进攻非常顺利。8月25日,盟军解放法国首都巴黎,9月3日,盟军攻占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9月4日,攻占重要比利时港口安特卫普,9月10日,盟军解放卢森堡,9月17日,盟军进入荷兰与德军展开激战,兵锋已直逼德国本土。希特勒命令西线的德军边打边撤,到1944年底,整个法国都获得了解放。与盟军相呼应,苏联红军也在东线发起了强大的攻势作战,从北到南的战场捷报频传,苏联境内的德军被全部击溃,苏军随即进入波兰作战。

战争已从东西南三面向德国本土逼近,德国面临绝境。为扭转这一局面,希特勒决定集中兵力在西线发动一场使盟军猝不及防的攻势,夺回主动权。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一直没有像样的仗可打,直到攻抵德国本土后才遇到了极为顽强的抵抗。英军统帅蒙哥马利元帅发动了代号为“市场花园”的大规模空降作战,试图一举切开德军防线。不料遭到了极为善战的德军B集团军群司令莫德尔元帅地坚决反击,不但攻击未果而且损兵折将。德军迅速沿德法比边境组织了一道“齐格菲防线”,顽强稳住了局势。盟军因为战线过长,各处都在进攻,反而哪里也兵力不足,攻势开始变得迟缓。到了1944年底,双方战线胶着在了比利时和德国边境及莱茵河一线。

希特勒这时又有了一个异想天开的设想,集中优势兵力,再次从当年法兰西战役中通过的阿登山区实行突破,楔入盟军防线,强渡马斯河,夺取盟军的主要补给港口安特卫普,把盟军一分为二,然后将北部地区的盟军赶到海边一举歼灭。西线取胜之后回过头来再对付东线的苏军。西线德军总司令伦斯德元帅和B集团军群司令莫德尔元帅都对希特勒的计划大吃一惊,不是说这个计划没有可取之处,而是现在形势已和当年不同。当年德军兵精粮足,无后顾之忧,可集中全力实行战场突破。现在德军不但要两线作战,而且兵力不足,坦克不足,更要命的是油料不足,无法支持装甲部队进行远程作战。当年德军迅猛绝伦的闪电战现在已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攻势一旦失败,德军也就再无兵力可用,败局将无可挽回。不过二位元帅知道战况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再劝说希特勒也无用,便全盘接受了这个计划。

希特勒的反攻计划不可谓不大胆,他选择的反攻地点正是霍奇斯的美第1集团军和巴顿的美第3集团军的结合部,2个集团军之间的防区大约140公里宽,由第1集团军所属的第5、第8两个军共6个师的兵力防守。这里因为地形崎岖并不被盟军所注意,希特勒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重复当年的进攻之路,来一场军事赌搏。德军如果有足够的兵力、坦克和油料,那么这个计划是非常有可能成功的。可惜,德军没有。

希特勒尽最大努力从各条战线拼凑了20个师德军,共27万人,有9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000门大炮及800架飞机。希特勒将德军编成3个集团军,由B集团军群司令莫德尔元帅指挥。右翼是狄特里希指挥的第6SS党卫装甲集团军,辖有4个装甲师、5个步兵师,大约有640辆坦克;中路是曼特菲尔指挥的第5装甲集团军,辖有3个装甲师、4个步兵师,大约有320辆坦克;左翼是布兰登堡指挥的第7集团军,辖4个步兵师,其任务是负责掩护第5装甲集团军的侧翼,保障中央方向的进攻。整个反击作战计划代号为“狮鹫计划”。命令下达后,各路德军立即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诸如更换部队番号;使用无烟法做饭;利用夜间行军,白天则另派部队向他处调动以迷惑盟军;行进时实行声音静默,仔细抹掉行军痕迹等等。当德军隐蔽向战地开进时,盟军情报部门疏忽大意,竟然毫无察觉。

在西线战场上,盟军共计有87个师300万人,其中有25个装甲师,拥有1万辆坦克和几万门大炮,并且掌握有绝对的制空权。与德军相比,优势不可谓不大。可是盟军统帅部确实忽视了德军的反击能力,认为德军在目前的处境已不可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了,他们更不会想到德军会在地形不利的阿登地区发动进攻,因而盟军在阿登地区只布置了6个师的兵力。

为了弥补进攻力量的不足,希特勒亲自制定了配合阿登作战的“格赖夫”的行动计划。根据这个计划,德军组织了一支2000人的突击队,个个能说英语,由36岁的党卫军上校军官斯科尔兹纳指挥,化装深入盟军战线进行破坏活动。斯科尔兹纳长期从事特工情报活动,曾在1943年使用滑翔机从一个山顶监狱救出了被囚禁的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斯科尔兹纳率领突击队身着美军制服,乘坐美军的吉普车趁夜偷越防线,插入盟军防线后方,然后分成无数小队到处进行破坏。他们切断电话线,捕捉单独活动的美军传令兵,暗杀美军军官,倒转路标,使盟军的预备队和补给车队走错方向,将埋有地雷的标记拿掉,在没有地雷的地段挂上红布条表示路上埋有地雷,并且长驱直入,驾着美式坦克,穿着美军制服抢占一些桥梁渡口。德军突击部队的活动给美军后方造成了极大的混乱。美军之间传递的命令文件被劫夺,电话联系不通,开往前线的装甲部队开进了雷区,运送补给的车队走进了德军阵地,一时之间,美军后方陷入惊恐不安之中。

就在美军阵线一片混乱之际,12月16日拂晓,德军分兵分三路从阿登山区突然发起攻击。夜暗中,德军的所有火炮一齐对美军阵地猛轰。美军此时毫无防备,士兵们还大都在睡觉。在震天动地的炮声中,美军士兵纷纷惊醒,连滚带爬地钻入掩体,一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紧随着炮火,德军几百架探照灯一齐射向美军阵地,耀眼的强光刺得美军士兵眼花缭乱,而德军的坦克突击部队则在探照灯光照明下向美军阵地发起了迅猛攻击。美军猝不及防,防线立时就被突破。德军迅速冲过斯科尔兹纳及其突击队抢占的各个重要桥梁,向纵深横冲猛插,所过之处将美军防线切割成许多小块。美军自诺曼底登陆以来并没打过硬仗,一时间晕头转向,一路向西溃退,德军则从突破口洪水一样向里涌入。

因为天气持续多云阴沉,盟军飞机无法有效地出动,德军的攻势更加迅速。在中路,担负主攻的德军曼特菲尔第5装甲集团军迅速挺进,在比利时境内一举击溃了美军第106师,并包围了2个团,7000名美军成了俘虏,这是美军在欧洲战场上遭到的最严重的失败。12月18日,曼特菲尔第5装甲集团军一直冲过了交通枢纽巴斯托克,包围部分美军并和前来增援的美军第101空降师展开激战;右路进攻的狄特里希第6SS党卫装甲集团军遭到了美国第5军和第9集团军的拼死抵抗。经过苦战,德军装甲部队一部抵达昂布莱夫河上的一个渡口,沿途击溃阻击美军,挺进约50公里。其先头部队“派佩尔战斗队”抵达并占领了马斯河渡口。可惜的是,这支部队在斯塔佛洛市过夜时,对近在咫尺的存有250万加仑汽油的美军的燃料库及重要桥梁竟未加注意,以致美军增援部队将油库引燃阻塞道路,并炸毁了桥梁,使德军推进一时被阻止,耽搁了宝贵的扩张战果的时间;左路布兰登堡第7集团军所辖的4个师全都渡过了奥尔河,前锋突入美军纵深,攻占了维尔茨镇,在这里挡住了向中路德军发起反击的美军增援部队。德军进攻至12月20日,已将美军防线撕开了一个大缺口,形成一个宽约100公里,纵深30至50公里的突出部,德军20余万兵力在盟军百万阵营之中一时如入无人之境。这可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最后一个战略奇迹了。只可惜这件事发生在1944年,而不是1940年。

德军的猛攻持续了一天后,美军才紧急调动起来。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急调第82空降师前往圣维特防线阻挡德军;第101空降师则驰援巴斯托克被围美军。艾森豪威尔又决定调美军中最为英勇善战的巴顿将军的第3集团军北上攻击德军的突出部;德弗斯的美第6集团军向北靠拢保护巴顿的右翼;霍奇斯的美第1集团军则要坚决顶住从北面和南面突入阿登地区的德军,阻挡其进一步向西突进,并准备由北向南反攻,与巴顿的第3集团军合围德军。

事有凑巧,这时一支美军巡逻车队在前线地区俘虏了德第66军的一名军官,从他的身上搜出了几份“格赖夫”计划的作战命令,美军这才明白后方混乱的原因。于是美军封锁道路,开始搜索这些德国突击队员。不过这引起了更大的混乱。德军士兵和美军士兵都属欧美人种,从相貌上根本分辨不出来。于是,50万美军士兵只要在路上相遇就互相盘问。哪怕出示了完整的军阶、证件也不能过关,还要回答各种只有美国人才想像得出的问题。几百名士兵因不能回答关于美国社会生活的各种怪问题而遭到拘捕。连身为12集团军总司令的布莱德雷也不例外,他在一天之内被3次截住盘查。其中一次他被问了3个问题:伊利诺斯州的首府是哪里;美式橄榄球的规则是什么;一个美国女影星的3个丈夫的名字。可怜的布莱德雷将军答对了前2个问题,可对第3个问题一筹莫展。幸好几个过路的美军士兵认出了这是他们的总司令,布莱德雷才得以脱身。

美军的阵线一直混乱了半个多月,直到德军的突击队员逐渐被肃清,而盟军兵力太雄厚了,大量新的师团被调上来堵住了缺口。性急的巴顿将军早已忍耐不住,12月22日,他率美第3集团军从南面向德军发起了反攻。巴顿在解放法国的战斗中一直冲锋在前,有美军“孤胆英雄”之称,他的第3集团军也以英勇善战而给德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前巴顿一直没有遇到德军主力,这次终于和德军打上了对攻战。美军第3集团军猛攻布兰登堡指挥的德军第7集团军,双方展开了激战。德军也第一次领较了“少爷兵”美军的坚强战斗力。如果这时的德军还是当年闪击苏联战场时的德军,那么纵然是勇将巴顿,也不一定能够取胜。可惜这时的德军素质及兵器已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尽管顽强抵抗,还是逐渐抵挡不住美军优势兵力火力的攻击。在中部战线,曼特菲尔第5装甲集团军的一支部队加紧围攻被围在巴斯托克的美军。德军派出使者要求美军指挥官麦考利夫准将投降,但麦考利夫只回答了一个字:“Nuts!”这是美国俚语,译成汉语就是:“呸!”从此在二战史上传为美谈。德军一连攻击了9天,因兵力不足,直到圣诞节也未能拿下这个重镇。

12月24日,巴顿的第3集团军摧毁了德第7集团军的阵地,终于赶得德军向后退去。紧接着,巴顿命令美军第4装甲师火速赶往中部战线去解救陷入德军重围的巴斯托克。12月26日凌晨,第4装甲师杀开一条血路,突破了德军一个掷弹兵师对巴斯托克的包围,两军在巴斯托克形成僵持。

此时,德军还要争取最后的取胜机会。12月25日,德第5装甲集团军的第2装甲师和装甲教导师绕过巴斯托克,向北面的美军第1集团军进攻,双方在塞勒斯地区展开大战。塞勒斯是德军推进的最远处,如能突破这里,仍可以撕破美军防线。这场战斗是西线战场上少有的激烈对攻战,双方都出动了大量坦克和装甲部队。不走运的是,天气开始好转,美军立即出动大批飞机对德军装甲部队进行猛烈轰炸,使其损失惨重。战斗中,双方都打出了一个“羡慕”。美军羡慕德国人真顽强,真能打。德军坦克少,炮弹也不多,但是单兵作战能力极强,战斗群散而不乱,分而复聚,冲锋不绝,美军要不是人多真就抵挡不住;德国羡慕美军火力真强。大群的可与T-34型坦克媲美的美式谢尔曼式坦克和潘兴式坦克呼啸而来,各种火炮凶猛扫射,炮弹下雨似的猛砸德军阵地,跟不要钱似的。空中“野马”式轰炸机铺天盖地飞来,擦着德军头顶扔下成堆的炸弹。美军真打阔仗,前沿阵地被德军突破,大量轻重机枪就全扔在阵地上,保命要紧,回去又拿着更多的机枪反攻过来。德军这仗打得有点心酸,要是能有当年的兵力火力,这群美国“少爷兵”还经打吗!经过一天的血战,德军第2装甲师阵亡2500人,1050人被俘,损失81辆坦克(原有88辆),终于支持不住,向后退去。

担任德军进攻矛头的中路一退,向西突破马斯河包围盟军的计划已经破产。希特勒很不甘心,他命令德军转兵向南向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进行突击,如能成功,则可以形成一个新的防线,改善德军西线防御态势。1945年1月1日,德军出动900多架飞机对盟军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机场进行了几个月以来最猛烈的轰炸,盟军的260架飞机被炸毁。接着,德军地面部队集中了所有的坦克和油料,拼死突破了马奇诺防线,向阿尔萨斯北部发起了进攻。然而,时移势易,美军这次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以强大的优势军力为保障,1月3日,盟军开始了全线反攻。巴顿的第3集团军由巴斯托克向东北出击,霍奇斯的第1集团军由北向东南出击。德军也在这一天对阿尔萨斯发动了最猛烈的攻势,与盟军展开了一场血战。德军不顾伤亡和损失顽强攻击,几次突入盟军防线。盟军则依靠优势兵力和空中打击又连续把德军赶出来。双方大战了5天,最终德军仍未能攻下阿尔萨斯。而盟军的百万大军已汹涌而来,德军兵力坦克损失过半,而且油料用尽,再也无力战下去了。1月8日,希特勒终于下令德军撤退。非常惨的是,德军仅剩的一些作战坦克,因为没有油料,只好丢弃在路上。1月12日,苏军在东线提前发动进攻配合作战,希特勒不得不从西线抽调兵力到东线作战。盟军乘机迅速推进,1月16日,霍奇斯的美第1集团军和巴顿的美第3集团军胜利会师,到1月28日,德军被赶回到原来的攻击出发阵地。至此,希特勒的阿登反攻作战一败涂地。

在阿登战役中,德军伤亡约10万人,损失坦克和重炮约700辆、飞机1600架、军车6000辆;盟军损失约8.1万余人(包括1万人死亡,4.7万人受伤,2.3万人失踪),其中美军近8万人,英军1400人。阿登战役之后,希特勒再无后备力量可以补充,德军在西线再也无力阻档盟军的前进了。


历史上的今天...
    >> 2011-11-07文章:
    >> 2008-11-07文章:
    >> 2006-11-07文章:

By eygle on 2005-11-07 12:04 | Comments (0) | 历史军事 | 1150 |


CopyRight © 2004~2020 云和恩墨,成就未来!, All rights reserved.
数据恢复·紧急救援·性能优化 云和恩墨 24x7 热线电话:400-600-8755 业务咨询:010-59007017-7040 or 7037 业务合作: marketing@enmo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