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gle.com   eygle.com
eygle.com eygle
eygle.com  
 

« 2015 ACOUG中国之旅-北京站活动成功举行 | Blog首页 | 2015 ACOUG中国之旅-西安站活动成功举行 »

风云再起:去IOE并不是一个趋势 理性选择才是趋势
modb.pro

以下问答来自微信交流群,一些个人的观点,通过问答形式体现出来,供大家参考。这个版本较 萧田国 运维交流帐号略有修正。感谢老萧微信群的组织。

1.林默问:在阿里发起的去IOE的浪潮下,Oracle在中国是如何应对的,是一种威胁,还是觉得去IOE只是一个短期趋势?

01PostIOE.png

盖国强答:

阿里巴巴倡导的"去IOE"的确在国内引发了一波浪潮,但事实上国内的主流互联网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原本就不在IOE的路线上,阿里的变革实际上是向互联网架构的一次回归。这次回归的副作用就是让更多的传统企业看到了开源和开放的力量,进而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

但是喧嚣过后,更多的企业是开始认真思考,到底是应该增加人力投入去替代软硬件成本,还是通过成熟的架构减少人力的投入。我认为行业的观点已经渐渐成熟:应该让不同技术在其擅长的领域和谐共生

形成这一认识并不容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企业客户的视野中只有IOE架构,而现在客户已经可以接受各种可能的选择,我认为这是"去IOE"浪潮的最大功绩。在今年4月的数据库大会上,我也提出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后IOE"时代,这个时代对传统商用软件企业的影响都将是深远的。

所以我认为,阿里的去IOE是对国内广泛用户群体的一场"启蒙运动",用户对于技术的选择和采用将会变得更加理性

从Oracle公司的角度来说,国内的"去IOE"浪潮对其营收影响不大,事实上中国市场在O记全球的份额很低,我曾经询问过Oracle美国数据库部门的高层,他们的回复是中国的"去IOE"迄今未在Oracle的营收上看出明显的影响。而我从甲骨文中国了解到的是,Oracle上个财年在中国的新增企业用户仍然有数千个,Oracle数据库在已经具备的惯性下仍然在向前发展。

Oracle中国公司已经发生了很多改变,包括更多的倾听来自客户、用户组的声音,在市场上采取更灵活的政策,尤其是在Exadata等新产品的采用上,今年Oracle中国更是破天荒的举办了38周年庆典,感恩客户,展望未来,所以在Oracle的努力之下,我想客户的采用和离开会趋于一个平衡状态。

总结一下我的观点是:去IOE并不是一个趋势,趋势是不断进步技术和理性的选择

2.林默问:Oracle数据库以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02SparcM7.png

盖国强答:

Oracle整个公司(包括数据库)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实已经很明显:向云上迁移。

Larry Ellison在2014年宣布公司全面向云转移,要做云上的第一大数据库产品供应商和整体服务提供商。从这个角度来看,Oracle的业务范围又进一步的放大了。现在从IasS、PaaS到SaaS,Oracle已经能够提供全面的云解决方案,而且Oracle的云数据中心也即将落户中国。

我认为商用关系型数据库方面的竞争早已经结束,和开源数据库之间的竞争也会是互有攻守、各有得失,然而在云上的竞争会决定未来的成败,我认为Oracle的转型力度和决心已经让Oracle数据库在云上占领了先机。

云的基础是IaaS,Oracle在硬件上的投入和革新也是未来的重要方向,在过去8年中,Oracle的一体机取得了行业瞩目的成功,现在各类一体机渐渐形成潮流,Oracle的自有云平台也通过大量的一体机来支撑。自一体机向下更进一步,就是核心CPU处理器。Larry Ellision最新的口头禅是:Software in Silicon。通过将数据库进一步向CPU的集成,Oracle将进一步获得其他厂商无法比拟的领先优势。在此基础上,Oracle将把Exadata中领先的技术逐步开放出来,包括存储索引、虚拟共享存储技术等,这将为Oracle重新赢得一批用户。

3.林默问:从大数据的角度说,Oracle是准备如何与Hadoop这些开源平台共处,未来是会跨界进入非结构化数据领域与他们竞争么?

03BigDataSQL.png

盖国强答:

Oracle对待外围的生态一直的态度就是:兼收并蓄。能融合进入RDBMS的,就吸收,不能融合进来的,就联合。

比如列式存储,在12cR1中被引入到Oracle数据库中来,比如Sharding,将在12cR2中被引入进来。Oracle一直关注竞争技术和生态,并且在不断扩展Oracle的体系结构,让用户以最小的学习成本来获得新的技术支撑。

Oracle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Oracle Big Data Appliance一体机,支持Hadoop体系,而在Oracle在12c中的一个核心特性就是Oracle Big Data SQL,支持通过标准的SQL将Oracle和Hadoop连接起来,这也是兼收并蓄的一个重要步伐吧。

4.林默问:请评论一下Oracle 12c In-Memory Option, Timesten和Exadata的使用场景和优劣?

04ExadataSSS.png

盖国强答:

作为内存数据库Timesten已经存在了20多年,而In-Memory Option(简称IMO)才刚刚诞生,原本内存数据库是个小众产品,TT也主要是在某些行业用户的特定场景中存在(典型用在电信计费等实时业务),通常小众的技术就很难听到普遍的声音,国内能把TT做的专业的技术人员也很少。

现在IMO作为一个选件出现,和Oracle数据库紧密耦合,没有任何限制就可以使用,当然可以非常快速的就获得广泛用户的认知和接受,我认为这会极大的促进内存应用的发展。现在IMO主要作为内存存储,以列式加速查询分析的性能,但是这项技术还有两个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是Sharding的并行查询与读写分离,二是向OLTP事务的扩展。

TT是行式存储,IMO是列式压缩,由技术本源就可以看出两者的倾向性。但是IMO发展下去一定会在某些场景下取代TT,当然更重要的是,内存数据处理在Oracle数据库中的可用处会更加广泛。

根据Oracle公司的统计数据:IMO选件是有史以来,第一年销量最好的数据库选件。

Exadata我前面提到过,对于Oracle一体机来说,生态已经建立,Oracle通过8年时间不徐不疾的发展,已经销售了超过1万台Exadata一体机。这验证了一体机技术的市场空间,也磨合了Oracle的技术体系,云和恩墨目前也构建了zData一体机,也因此深知"一体"的不易,Oracle将一体机称为"Engineered Systems ",这里的Engineered真是涵义万千,软件功能与硬件结合是Oracle独到的优势,其他硬件厂商被排除在外了,Oracle的整体竞争优势就更加明显。

Oracle的Exadata在数据仓库、查询分析系统中表现的强劲性能是非常突出的,Exadata x5能够提供400万IOPS和263GB/s的扫描吞吐量,强劲的处理能力的确能够帮助很多用户解决大问题。

简要总结一下,内存数据库是为了高速事务处理和计算,Exadata是为了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计算,随着Oracle RDBMS的内存化增强,独立的内存数据库空间会减少。Exadata在Oracle的产品路线下,结合CPU、存储、内存技术等优势,将会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

 


历史上的今天...
    >> 2011-09-01文章:
    >> 2009-09-01文章:
    >> 2007-09-01文章:
           Oracle view V$SQLAREA Definition
    >> 2006-09-01文章:
           终于收到ITPUB的T-Shirt衫
    >> 2005-09-01文章:

By eygle on 2015-09-01 11:16 | Comments (0) | Activity | 3180 |


CopyRight © 2004~2020 云和恩墨,成就未来!, All rights reserved.
数据恢复·紧急救援·性能优化 云和恩墨 24x7 热线电话:400-600-8755 业务咨询:010-59007017-7040 or 7037 业务合作: marketing@enmo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