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10月7日-11日 希腊攻略:圣托里尼、雅典 | Blog首页 | 欧洲纪行 - 2011年10月1-6日 巴黎游记 & 攻略 »
欧洲纪行 - 布拉格 何处是灵魂之最后归所
作者:eygle | 【转载请注出处】|【云和恩墨 领先的zData数据库一体机 | zCloud PaaS云管平台 | SQM SQL审核平台 | ZDBM 数据库备份一体机】
链接:https://www.eygle.com/archives/2011/10/prague_vltava_kh.html
很奇怪,我并不是在法国,而是在布拉格记起了罗曼·罗兰,这位法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链接:https://www.eygle.com/archives/2011/10/prague_vltava_kh.html
在布拉格,住所离伏尔塔瓦河(Vltava)仅有百米之遥,出了门走上几十米,转个弯,就来到河畔,再走500米左右,就到了查理桥。
河水在中段有个落差,轰然流淌,脑海里就只有四个字:江声浩荡。

这四个字来自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的开篇:
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雨水整天的打在窗上。一层水雾沿着玻璃的裂痕蜿蜒流下。昏黄的天色黑下来了。室内有股闷热之气。 初生的婴儿在摇篮里扭动。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作品,曾经在中学时,节衣缩食买下一套,然后在行囊中陪伴我走南闯北。
而此处江声浩荡,亘古至今,不知看尽了人世间多少沧桑。
在布拉格的第一天,竟日雨不停,河水更是汹涌,然而在水中,一页扁舟,一个渔翁,安然垂钓,不为风雨所动。我们也在雨中,走过了几乎整个布拉格。
第二天,晴,Julia极力说服我往KH小镇(Kutna Hora)一行,说那里的教堂极为著名,不可不去,其中之一的人骨教堂,由无数人骨筑成,极为震撼。我本不欲前往,然而陪太太还是踏上火车。
火车一路开往郊外,两旁都是成片的林木,庄稼,阳光明亮得发热,是美好的一天。中途在Kolin换乘,注意一定要问好,否则在捷克很难找到英文好的人,手忙脚乱就可能找不到合适的车。还好我们一切顺利,抵达这个距离布拉格约70公里的KH小镇。

镇上最有名的当然就是人骨教堂,离火车站很近,下车的游人多半都是朝这里行走。
人骨教堂建于14世纪,从外观看来是一座很普通的哥特式建筑。在13世纪时,来自耶路撒冷的一把圣土被撒在教堂附近的墓园,人们认为埋身于此就可以上天堂,所以将这里作为了身后福地。到了14世纪,由于疾病和战争导致了大量人的死亡,墓园也存放不下如此多的尸体,所以教堂当局决定用人骨来装饰教堂,这项恐怖而又神圣的使命直到19世纪末才完成。一进入教堂,满目骸骨,瞬间就被击中:

这是每个生命最后的形态,然而如果没有上帝没有信仰,这如许灵魂将向何处安息?
在圣芭芭拉教堂,竟然欣赏到一副壁画,绘制的是圣者克里斯多夫肩负基督,这让我再一次想起了《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在书的末尾,就是这样一段故事:
当你见到克利斯朵夫的面容之日, 是你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
(古教堂门前圣者克利斯朵夫像下之拉丁文铭文)
圣者克利斯朵夫渡过了河。他在逆流中走了整整的一夜。现在他结实的身体象一块岩石一般矗立在水面上,左肩上扛着一个娇弱而沉重的孩子。圣者克利斯朵夫倚在一株拔起的松树上;松树屈曲了,他的脊骨也屈曲了。那些看着他出发的人都说他渡不过的。他们长时间的嘲弄他,笑他。随后,黑夜来了。他们厌倦了。此刻克利斯朵夫已经走得那么远,再也听不见留在岸上的人的叫喊。在激流澎湃中,他只听见孩子的平静的声音,----他用小手抓着巨人额上的一绺头发,嘴里老喊着:"走罢!"----他便走着,伛着背,眼睛向着前面,老望着黑洞洞的对岸,削壁慢慢的显出白色来了。
早祷的钟声突然响了,无数的钟声一下子都惊醒了。天又黎明!黑沉沉的危崖后面,看不见的太阳在金色的天空升起。快要倒下来的克利斯朵夫终于到了彼岸。于是他对孩子说:
"咱们到了!唉,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谁呢?"
孩子回答说:
"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

10月5日,在巴黎时,当听闻苹果的领袖乔布斯病逝时,精神忽然恍惚,这个世界终究会带走一个个我们熟悉的名字,不论贫富、不论高低。
而留在沙滩上,也许仅仅是逐渐淡去的足印一行。
历史上的今天...
>> 2010-10-29文章:
>> 2008-10-29文章:
>> 2007-10-29文章:
>> 2006-10-29文章:
>> 2005-10-29文章:
By eygle on 2011-10-29 10:02 | Comments (0) | Travel | 28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