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gle.com   eygle.com
eygle.com eygle
eygle.com  
 
Digest Net: 软件工具 Archives

Recently in 软件工具 Category

解析 vcard规范 二维码名片的格式

引自:https://blog.csdn.net/johnsuna/article/details/8482454

如果你希望生成的二维码名片可以被智能设备识别,并可以直接导入到通讯录中,那么就应遵循某种标准格式。常见的是生成vcard标准格式。一个简单的vcard名片格式例子参考如下:

BEGIN:VCARD
VERSION:3.0
FN:任侠
TEL;CELL;VOICE:15201280000
TEL;WORK;VOICE:010-62100000
TEL;WORK;FAX:010-62100001
EMAIL;PREF;INTERNET:lzw#lzwme
URL:http://lzwme
orG:工作室
ROLE:产品部
TITLE:CTO
ADR;WORK;POSTAL: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100101
REV:2012-12-27T08:30:02Z
END:VCARD

如果你想更详细的定制所需要的格式,则需要详细的了解vcard的格式标准。

3.1 vcard格式简介

vCard(或称做Versitcard)最早是由Versit联盟于1995年提出的,当时联盟成员包括苹果公司,AT&T科技(后来的朗讯),IBM及西门子。在1996年十二月,格式的拥有权移至因特网邮件联盟(IMC),此联盟是由一些关注因特网电子邮件的公司所组成。

vCard标准的2.1版被电子邮件客户端广泛支持。3.0版是一个包含在RFC 2425和RFC 2426中的IETF标准跟踪提案。vCard的常用文件扩展名是.vcf。

不同的程序对vCard标准实现亦不同。Mac OS X中的Address Book允许把所有联系人导出到一个vcf文件,而Microsoft Outlook只能每人一个文件。Linux中KDE的Kontact允许每个文件导入或导出一人或多人。

3.2 vcard标准通信薄基本格式

3.2.1 VCard 数据格式的标识符 - VCARD

  预定义的值类型:uri, date, date-time, float
  新增加的值类型:binary, phone-number, utc-offset and vcard value
  预定义的类型:SOURCE, NAME, PROFILE, BEGIN, END.
  新增加的类型:FN, N, NICKNAME, PHOTO, BDAY, ADR, LABEL, TEL, EMAIL,
  MAILER, TZ, GEO, TITLE, ROLE, LOGO, AGENT, orG, CATEGORIES, NOTE,
  PRODID, REV, SORT-STRING, SOUND, URL, UID, VERSION, CLASS, KEY
  预定义的参数:ENCODING, VALUE, CHARSET, LANGUAGE, CONTEXT.
  新增加的参数:TYPE

3.2.2 vCard数据格式行: 类型 [;参数]:值

  ADR;HOME;POSTAL;PARCEL:;;街道地址;深圳;广东;433330;中国
  ADR:是一个类型,表示是一条地址信息
  ";"号是分隔符合
  HOME;POSTAL;PARCEL表示参数,表示ADR的用途或者是类别
  :;;街道地址;深圳;广东;433330;中国 表示是一个ADR值,地址值

3.2.3 预定义类型的用法  

3.2.3.1 BEGIN 和 END 类型

  Vcard内容必须以BEGIN:VCARD开头,以END:VCARD结尾vcard的类型标志特征详解

3.2.3.2 标识类型

  FN 类型定义

  目的:vcard对象的名称,一个vcard对象必须包含FN类型。
  例子:FN:Mr. John Q. Public\, Esq.

  N类型定义

  目的:FN表示一个vcard对象的名称,N表示这个对象名称的组成部分
  例子:N:Public;John;Quinlan;Mr.;Esq.
  N:Stevenson;John;Philip,Paul;Dr.;Jr.,M.D.,A.C.P.
  各个组成部分可以用分号分号,每个组成部分可以用逗号。

  NICKNAME类型定义

  目的:表示别名
  例子:NICKNAME:Robbie
  NICKNAME:Jim,Jimmie

  PHOTO类型定义

  目的:vcard对象的图像信息
  例子:PHOTO;VALUE=uri:图片地址

PHOTO;ENCODING=b;TYPE=JPEG:MIICajCCAdOgAwIBAgICBEUwDQYJKoZIhvcN
AQEEBQAwdzELMAkGA1UEBhMCVVMxLDAqBgNVBAoTI05ldHNjYXBlIENvbW11bm ljYXRpb25zIENvcnBvcmF0aW9uMRwwGgYDVQQLExNJbmZvcm1hdGlvbiBTeXN0
<...remainder of "B" encoded binary data...>

  如果使用内联的二进制数据表示图片信息,那么;ENCODING=b

  BDAY类型定义

  目的:表示出生日期
  例子:BDAY:1996-04-15
  BDAY:1953-10-15T23:10:00Z
  BDAY:1987-09-27T08:30:00-06:00

3.2.3.3 联系方式

  ADR 类型定义

  目的:是一个组合,用来表示一个地址信息,值类型是一个用分号分开的文本值
  例子:ADR;TYPE=dom,home,postal,parcel:;;123 Main Street;Any Town;CA;91921-1234;A
  ADR;HOME;POSTAL;PARCEL:;;街道地址;深圳;广东;444444;中国
  组合由一下部分顺序的组成:

  the post office box;
  the extended address;
  the street address;
  the locality (e.g., city);
  the region (e.g., state or province);
  the postal code;
  the country name

  七个部分组成,如果,其他的一个部分没有,必须用分号分开

  type 参数的说明
  "dom" 国内地址
  "intl" 国际地址
  "parcel"包裹递送地址
  "home" 居住地址;
  "work"工作地址;
  "pref" 有多个地址的时候,优先的地址
  缺省的"TYPE=intl,postal,parcel,work",可以替换

  LABEL类型定义

  目的:是一格式化的文本值,表示一个地址
  例子:LABEL;TYPE=dom,home,postal,parcel:Mr.John Q. Public\, Esq.\n
  Mail Drop: TNE QB\n123 Main Street\nAny Town\, CA 91921-1234
  \nU.S.A.

  type 参数的说明
  "dom" 国内地址
  "intl" 国际地址
  "parcel"包裹递送地址
  "home" 居住地址;
  "work"工作地址;
  "pref" 有多个地址的时候,优先的地址
  缺省的"TYPE=intl,postal,parcel,work",可以替换

  和ADR的不同是 ADR的值是用分号分开的数据,LABEL就是一个格式化的文本。
电话通信地址类型

  TEL类型定义

  目的:指定一个电话号码
  例子:TEL;TYPE=work,voice,pref,msg:+1-213-555-1234
  说明:值是一个规范的全球唯一的电话号码
  TYPE参数的值有:

  "home"表示家庭电话
  "msg" 表示这个号码支持语音
  "work" 工作电话
  "pref" 表示多个电话中最喜欢使用的电话
  "voice" 声音电话号码
  "fax"传真号码
  "cell" 表示手机电话
  "video" 视频电话
  "pager" 调度电话,估计是总机的电话
  "bbs" 公开的广播系统的电话
  "modem" 调制解调器电话
  "car"汽车电话
  "isdn" ISDN连接电话号码
  "pcs" 个人通信服务电话

  缺省是 "voice".
  TYPE参数的用法是TYPE=work;TYPE=voice或者"TYPE=work,voice",缺省值可以被重置
  "TYPE=work,home,voice,fax".

  EMAIL类型定义

  目的:指定一个电子邮件
  例子:EMAIL;TYPE=internet:邮箱地址
  EMAIL;TYPE=x400:邮箱地址
  EMAIL;TYPE=internet,pref:邮箱地址

  TYPE参数的使用

  "internet" 表示一个internet 类型地址
  "x400" 表示是一个 X.400 地址
  "pref"最喜欢使用的邮件电子

  缺省是"internet".

MAILER 类型定义

  目的:指定一个电子邮件发送者
  例子:MAILER:PigeonMail 2.1

3.2.3.4 地理类型

  TZ类型定义

  目的:时区信息
  例子:TZ:-05:00
  TZ;VALUE=text:-05:00; EST; Raleigh/North America
  缺省是一个utc-offset值.

GEO类型定义

  目的:地理位置信息
  例子GEO:37.386013;-122.082932
  CEO 经度;纬度

3.2.3.5 组织类型

  TITLE类型定义

  目的:工作位置,工作职能(job title)
  例子TITLE:Direc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OLE 类型定义

  目的:公司的职业(occupation)
  例子ROLE:Programmer

  LOGO类型定义

  目的:公司logo,是一个图像信息
  例子LOGO;VALUE=uri:图片地址

LOGO;ENCODING=b;TYPE=JPEG:MIICajCCAdOgAwIBAgICBEUwDQYJKoZIhvcN AQEEBQAwdzELMAkGA1UEBhMCVVMxLDAqBgNVBAoTI05ldHNjYXBlIENvbW11bm
ljYXRpb25zIENvcnBvcmF0aW9uMRwwGgYDVQQLExNJbmZvcm1hdGlvbiBTeXN0
<...the remainder of "B" encoded binary data...>

  说明:TYPE知道图像的格式,ENCODING=b表示是二进制的数据流
  URI表示是一个外部图像对象

  AGENT类型定义

  目的:指定另外一个人替换他的个人行为
  例子:AGENT;VALUE=uri: CID:JQPUBLIC.part3.960129T083020.邮箱地址
  AGENT:BEGIN:VCARD\nFN:Susan Thomas\nTEL:+1-919-555-
  1234\nEMAIL\;INTERNET:主机地址\nEND:VCARD\n
  说明:缺省是一个Vcard对象,当时也可是一个URI指定的外部Vcard对象

  ORG类型定义

  目的:表示一个组织的名称
  例子ORG:ABC\, Inc.;North American Division;Marketing

3.2.3.6 解释类型

  CATEGORIES类型定义
  目的:vcard应用的分类信息
  例子:CATEGORIES:TRAVEL AGENT
  CATEGORIES:INTERNET,IETF,INDUSTRY,INFORMATION TECHNOLOGY

  NOTE 类型定义

  目的:对vcard的注释和说明
  例子:NOTE:This fax number is operational 0800 to 1715
  EST\, Mon-Fri.

  PRODID类型定义

  目的:指定创建Vcard对象的产品的ID
  例子:PRODID:-//ONLINE DIRECTORY//NONSGML Version 1//EN

  REV类型定义

  目的:指定当前Vcard的修改信息
  例子:REV:1995-10-31T22:27:10Z
  REV:1997-11-15

  SORT-STRING类型定义

  目的:指定家庭名称或者其他名称对FN和N类型排序
  例子:

FN:Rene van der Harten
  N:van der Harten;Rene;J.;Sir;R.D.O.N.
  SORT-STRING:Harten
  FN:Robert Pau Shou Chang
  N:Pau;Shou Chang;Robert
  SORT-STRING:Pau
  FN:Osamu Koura
  N:Koura;Osamu
  SORT-STRING:Koura
  FN:Oscar del Pozo
  N:del Pozo Triscon;Oscar
  SORT-STRING:Pozo
  FN:Chistine d'Aboville
  N:d'Aboville;Christine
  SORT-STRING:Aboville

  SOUND类型定义

  目的:指定Vcard的数字声音信息,缺省是指定vcard的name类型的发音信息。
  例子: SOUND;TYPE=BASIC;VALUE=uri:CID:JOHNQPUBLIC.part8.
  19960229T080000.地址
  SOUND;TYPE=BASIC;ENCODING=b:MIICajCCAdOgAwIBAgICBEUwDQYJKoZIhvcN AQEEBQAwdzELMAkGA1UEBhMCVVMxLDAqBgNVBAoTI05ldHNjYXBlIENvbW11bm ljYXRpb25zIENvcnBvcmF0aW9uMRwwGgYDVQQLExNJbmZvcm1hdGlvbiBTeXN0 <...the remainder of "B" encoded binary data...>

  可以用URI指定一个外部声音二进制流
  可以是内置的声音二进制流,ENCODING=b

  UID类型定义

  目的:指定一个全球唯一的个人或资源标识。
  例子:UID:19950401-080045-40000F192713-0052
  URL类型定义
  目的:指定Vcard 参考的路径。
  例子:URL: 网址

  VERSION类型定义

  目的:指定Vcard使用的vcard规范的版本。
  例子: VERSION:3.0

3.2.3.7 Security 类型

  CLASS类型定义

  目的:指定访问Vcard对象的访问分级。
  例子: CLASS:PUBLIC
  CLASS:PRIVATE
  CLASS:CONFIDENTIAL
  说明:安全分级需要参考目录服务的访问分级

  KEY 类型定义

  目的:指定Vcard的公共钥匙值(加密解密是使用)或者是授权认证。
  例子:

KEY;ENCODING=b:MIICajCCAdOgAwIBAgICBEUwDQYJKoZIhvcNAQEEBQA
  wdzELMAkGA1UEBhMCVVMxLDAqBgNVBAoTI05ldHNjYXBlIENbW11bmljYX
  Rpb25zIENvcnBvcmF0aW9uMRwwGgYDVQQLExNJbmZvcm1hdGlvbiBTeXN0
  ZW1zMRwwGgYDVQQDExNyb290Y2EubmV0c2NhcGUuY29tMB4XDTk3MDYwNj
  E5NDc1OVoXDTk3MTIwMzE5NDc1OVowgYkxCzAJBgNVBAYTAlVTMSYwJAYD
  VQQKEx1OZXRzY2FwZSBDb21tdW5pY2F0aW9ucyBDb3JwLjEYMBYGA1UEAx
  MPVGltb3RoeSBBIEhvd2VzMSEwHwYJKoZIhvcNAQkBFhJob3dlc0BuZXRz
  Y2FwZS5jb20xFTATBgoJkiaJk/IsZAEBEwVob3dlczBcMA0GCSqGSIb3DQ
  EBAQUAA0sAMEgCQQC0JZf6wkg8pLMXHHCUvMfL5H6zjSk4vTTXZpYyrdN2
  dXcoX49LKiOmgeJSzoiFKHtLOIboyludF90CgqcxtwKnAgMBAAGjNjA0MB
  EGCWCGSAGG+EIBAQQEAwIAoDAfBgNVHSMEGDAWgBT84FToB/GV3jr3mcau
  +hUMbsQukjANBgkqhkiG9w0BAQQFAAOBgQBexv7o7mi3PLXadkmNP9LcIP
  mx93HGp0Kgyx1jIVMyNgsemeAwBM+MSlhMfcpbTrONwNjZYW8vJDSoi//y
  rZlVt9bJbs7MNYZVsyF1unsqaln4/vy6Uawfg8VUMk1U7jt8LYpo4YULU7
  UZHPYVUaSgVttImOHZIKi4hlPXBOhcUQ==

3.2.3.8 扩展类型

可以定义自己的类型,自己定义的类型需要以"x-"开头
比如例子中的信息:

  X-QQ:000000
  X-ICQ:icq
  X-WAB-GENDER:2

本文来源于:『志文工作室 - 计算机基础技术学习博客』详细地址:http://lzw.me/Category/Learning/php-qrcode-vcard.html

Phonebook
registration
function
formats
Property
name
Parameter description
Name N: Designates a text string to be set as the name in the phonebook. (0 or more characters)
When a field is divided by a comma (,), the first half is treated as the last name and the second half is treated as the first name.
Reading SOUND: Designates a text string to be set as the kana name in the phonebook. (0 or more characters)
When a field is divided by a comma (,), the first half is treated as the last name and the second half is treated as the first name.
TEL TEL: Designates a text string to be set as the telephone number in the phonebook. (1 to 24 digits)
TEL-AV TEL-AV: Designates a text string to be set as the videophone number in the phonebook. (1 to 24 digits)
E-mail EMAIL: Designates a text string to be set as the e-mail address in the phonebook. (0 or more characters)
Memo NOTE: Designates a text string to be set as the memo in the phonebook. (0 or more characters)
Birthday BDAY: Designates a text string to be set as the birthday in the phonebook. (8 digits)
The 8 digits consist of the year (4 digits), month (2 digits) and day (2 digits), in order.
Address ADR: Designates a text string to be set as the address in the phonebook. (0 or more characters)
The fields divided by commas (,) denote PO box, room number, house number, city, prefecture, zip code and country, in order.
URL URL: Designates a text string to be set as the homepage URL in the phonebook. (0 or more characters)
Nickname NICKNAME: Designates a text string to be set as the nickname in the phonebook. (0 or more characters)

上面是MECARD的格式,是日本的docomo公司制定的,一般手机应该都能用,详细的说明文档在

还有其他俩种:VCARD 或 MEMORY 格式,Vcard这个比较常见,文档在这!

举俩个例子:
1.

MECARD:URL:http://www.liero.tk;EMAIL:liero@liero.tk;NOTE:I'm an EE Student;NICKNAME:Liero;;

2.

MECARD:N:陈某某;ORG:某某有限公司;TIL:人事经理;TEL:13800138000;URL:weibo.com/siphp;DIV:siphp;EMAIL:xxx@163.com;ADR:中国深圳;NOTE:QQ :123456;;

一般这个是和二维码QR Code

虚拟内存的作用:

1. 扩展实际有限的物理内存,当然这种扩展是虚拟的,比如物理内存512M,对于一个需要1G空间的进程来说,照样可以运行。这增加了操作系统是应用范围。

2. 使得进程中的数据空间增大,增大到多少与硬件有关,对于一个32位的芯片,进程中的数据空间可以为4G[2^32],对于64位的芯片则支持2^64大小 的空间。这一点使得进程自身可操作的空间大大增加。

通俗来讲,虚拟内存的管理的核心是解决如何在小的物理内存中运行更大程序的问题

在Linux中,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一个叫做page table[PT页面转换表]的结构。Linux把物理内存分为了固定统一大小的块,称为page[页],一般为4KB,并且每个页都有一个编号 [page frame number]。这样一个512M大小的内存将包括128K个页。这种方式称为paging,使得操作系统对内存的管理更方便。page table的作用就是将进程操作的地址[虚拟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

其原理很简单,如下:

用一个32位芯片的系统为例[64位同理],运行的每个进程的可操作数据空间为2^32,即2^20个页,设其物理内存为512M,则物理页有 2^17个,现在就说明如何将2^20个页放入2^17个页中运行。我们把进程操作的地址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地址的高20位,第二部分为后12位,这 样很容易将第一部分理解为虚拟页标号,第二部分理解为在页中的offset。那么现在我们只需将虚拟页标号对应到物理页号即可,这个对应就是page table的工作,在这个例子中page table包括了2^20个记录,每个记录有两部分组成:20位的虚拟标号和17位的物理标号,这样CPU用进程地址的第一部分作为索引找到对应的17位 物理标号,与地址的第二部分一起便组成一个29位的地址,这个地址就是要找的物理地址。因为物理页少于虚拟页,所以page table中的有些记录的后17位是空的或无效的。

利用这个方法,使得运行的进程无需知道自己操作的地址是虚拟的,和运行在一个真实的大物理内存中效果是一样的。

可以看出,在进程的运行过程中,page table必须一直保存在内存中,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把虚拟地址分了2层,page table有2^20个记录,需要1M左右的空间,为了节省空间我们可以将地址分为3层,第一层10位,需要1K左右的空间,第二层10位,需要1K左右 的空间,第三层12位,这样在一段时间内只需要2K的空间保存page table。实际上,Alpha的芯片采用的就是这种3层的分法,Intel的芯片采用的2层的分法。

链接:http://hi.baidu.com/daniel_cn/blog/item/315034388a5f9dc5d56225f1.html


Linux Page Tables : www.linux-tutorial.info/modules.php?name=MContent&pageid=307


Figure: Three Level Page Tables

Linux assumes that there are three levels of page tables. Each Page Table contains the page frame number of the next level of Page Table. The Figure above shows how a virtual address can be broken into a number of fields; each field providing an offset into a particular Page Table. To translate a virtual address into a physical one, the processor must take the contents of each level field, convert it into an offset into the physical page containing the Page Table and read the page frame number of the next level of Page Table. This is repeated three times until the page frame number of the physical page containing the virtual address is found. Now the final field in the virtual address, the byte offset, is used to find the data inside the page.

Each platform that Linux runs on must provide translation macros that allow the kernel to traverse the page tables for a particular process. This way, the kernel does not need to know the format of the page table entries or how they are arranged.

This is so successful that Linux uses the same page table manipulation code for the Alpha processor, which has three levels of page tables, and for Intel x86 processors, which have two levels of page tables.



原文地址:http://www.mike.org.cn/articles/linux-xiangjie-udev/

如果你使用Linux比较长时间了,那你就知道,在对待设备文件这块,Linux改变了几次策略。在Linux早期,设备文件仅仅是是一些带有适当 的属性集的普通文件,它由mknod命令创建,文件存放在/dev目录下。后来,采用了devfs, 一个基于内核的动态设备文件系统,他首次出现在2.3.46内核中。Mandrake,Gentoo等Linux分发版本采用了这种方式。devfs创建 的设备文件是动态的。但是devfs有一些严重的限制,从2.6.13版本后移走了。目前取代他的便是文本要提到的udev--一个用户空间程序。

目前很多的Linux分发版本采纳了udev的方式,因为它在Linux设备访问,特别是那些对设备有极端需求的站点(比如需要控制上千个硬盘)和热插拔设备(比如USB摄像头和MP3播放器)上解决了几个问题。下面我我们来看看如何管理udev设备。

实际上,对于那些为磁盘,终端设备等准备的标准配置文件而言,你不需要修改什么。但是,你需要了解udev配置来使用新的或者外来设备,如果不修改 配置, 这些设备可能无法访问,或者说Linux可能会采用不恰当的名字,属组或权限来创建这些设备文件。你可能也想知道如何修改RS-232串口,音频设备等文 件的属组或者权限。这点在实际的Linux实施中是会遇到的。

为什么使用udev

在此之前的设备文件管理方法(静态文件和devfs)有几个缺点:

*不确定的设备映射。特别是那些动态设备,比如USB设备,设备文件到实际设备的映射并不可靠和确定。举一个例子:如果你有两个USB打印机。一个 可能称 为/dev/usb/lp0,另外一个便是/dev/usb/lp1。但是到底哪个是哪个并不清楚,lp0,lp1和实际的设备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因为 他可能因为发现设备的顺序,打印机本身关闭等原因而导致这种映射并不确定。理想的方式应该是:两个打印机应该采用基于他们的序列号或者其他标识信息的唯一 设备文件来映射。但是静态文件和devfs都无法做到这点。

*没有足够的主/辅设备号。我们知道,每一个设备文件是有两个8位的数字:一个是主设备号 ,另外一个是辅设备号来分配的。这两个8位的数字加上设备类型(块设备或者字符设备)来唯一标识一个设备。不幸的是,关联这些身边的的数字并不足够。

*/dev目录下文件太多。一个系统采用静态设备文件关联的方式,那么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必然是足够多。而同时你又不知道在你的系统上到底有那些设备文件是激活的。

*命名不够灵活。尽管devfs解决了以前的一些问题,但是它自身又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命名不够灵活;你别想非常简单的就能修改设备文件的名字。缺省的devfs命令机制本身也很奇怪,他需要修改大量的配置文件和程序。

*内核内存使用,devfs特有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作为内核驱动模块,devfs需要消耗大量的内存,特别当系统上有大量的设备时(比如上面我们提到的系统一个上有好几千磁盘时)

udev的目标是想解决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他通采用用户空间(user-space)工具来管理/dev/目录树,他和文件系统分开。知道如何改变缺省配置能让你之大如何定制自己的系统,比如创建设备字符连接,改变设备文件属组,权限等。

udev配置文件

主要的udev配置文件是/etc/udev/udev.conf。这个文件通常很短,他可能只是包含几行#开头的注释,然后有几行选项:

udev_root="/dev/"
udev_rules="/etc/udev/rules.d/"
udev_log="err"

上面的第二行非常重要,因为他表示udev规则存储的目录,这个目录存储的是以.rules结束的文件。每一个文件处理一系列规则来帮助udev分配名字给设备文件以保证能被内核识别。
你的/etc/udev/rules.d下面可能有好几个udev规则文件,这些文件一部分是udev包安装的,另外一部分则是可能是别的硬件或者软件包 生成的。比如在Fedora Core 5系统上,sane-backends包就会安装60-libsane.rules文件,另外initscripts包会安装60-net.rules文 件。这些规则文件的文件名通常是两个数字开头,它表示系统应用该规则的顺序。

规则文件里的规则有一系列的键/值对组成,键/值对之间用逗号(,)分割。每一个键或者是用户匹配键,或者是一个赋值键。匹配键确定规则是否被应 用,而赋 值键表示分配某值给该键。这些值将影响udev创建的设备文件。赋值键可以处理一个多值列表。匹配键和赋值键操作符解释见下表:

udev 键/值对操作符

操作符        匹配或赋值                             解释
----------------------------------------
==             匹配                        相等比较
!=              匹配                        不等比较
=                赋值                       分配一个特定的值给该键,他可以覆盖之前的赋值。
+=              赋值                       追加特定的值给已经存在的键
:=               赋值                       分配一个特定的值给该键,后面的规则不可能覆盖它。

这有点类似我们常见的编程语言,比如C语言。只是这里的键一次可以处理多个值。有一些键在udev规则文件里经常出现,这些键的值可以使用通配符(*,?,甚至范围,比如[0-9]),这些常用键列举如下:

常用udev键
键                 含义
ACTION                     一个时间活动的名字,比如add,当设备增加的时候
KERNEL                     在内核里看到的设备名字,比如sd*表示任意SCSI磁盘设备
DEVPATH              内核设备录进,比如/devices/*
SUBSYSTEM              子系统名字,比如sound,net
BUS                     总线的名字,比如IDE,USB
DRIVER                     设备驱动的名字,比如ide-cdrom
ID                       独立于内核名字的设备名字
SYSFS{ value}              sysfs属性值,他可以表示任意
ENV{ key}              环境变量,可以表示任意
PROGRAM              可执行的外部程序,如果程序返回0值,该键则认为为真(true)
RESULT                     上一个PROGRAM调用返回的标准输出。
NAME                     根据这个规则创建的设备文件的文件名。注意:仅仅第一行的NAME描述是有效的,后面的均忽略。 如果你想使用使用两个以上的名字来访问一个设备的话,可以考虑SYMLINK键。
SYMLINK              根据规则创建的字符连接名
OWNER                     设备文件的属组
GROUP                     设备文件所在的组。
MODE                     设备文件的权限,采用8进制
RUN                     为设备而执行的程序列表
LABEL                     在配置文件里为内部控制而采用的名字标签(下下面的GOTO服务)
GOTO                     跳到匹配的规则(通过LABEL来标识),有点类似程序语言中的GOTO
IMPORT{ type}           导入一个文件或者一个程序执行后而生成的规则集到当前文件
WAIT_FOR_SYSFS         等待一个特定的设备文件的创建。主要是用作时序和依赖问题。
PTIONS                     特定的选项: last_rule 对这类设备终端规则执行; ignore_device 忽略当前规则; ignore_remove 忽略接下来的并移走请求。all_partitions 为所有的磁盘分区创建设备文件。

我们给出一个列子来解释如何使用这些键。下面的例子来自Fedora Core 5系统的标准配置文件。

KERNEL=="*", OWNER="root" GROUP="root", MODE="0600" 
KERNEL=="tty", NAME="%k", GROUP="tty", MODE="0666", OPTIONS="last_rule"
KERNEL=="scd[0-9]*", SYMLINK+="cdrom cdrom-%k"
KERNEL=="hd[a-z]", BUS=="ide", SYSFS{removable}=="1",
               SYSFS{device/media}=="cdrom", SYMLINK+="cdrom cdrom-%k" 
ACTION=="add", SUBSYSTEM=="scsi_device", RUN+="/sbin/modprobe sg"

上面的例子给出了5个规则,每一个都是KERNEL或者ACTION键开头:

*第一个规则是缺省的,他匹配任意被内核识别到的设备,然后设定这些设备的属组是root,组是root,访问权限模式是0600(-rw-----)。这也是一个安全的缺省设置保证所有的设备在默认情况下只有root可以读写

*第二个规则也是比较典型的规则了。它匹配终端设备(tty),然后设置新的权限为0600,所在的组是tty。它也设置了一个特别的设备文件名:%K。在这里例子里,%k代表设备的内核名字。那也就意味着内核识别出这些设备是什么名字,就创建什么样的设备文件名。

*第三行开始的KERNEL=="scd[0-9]*",表示 SCSI CD-ROM 驱动. 它创建一对设备符号连接:cdrom和cdrom-%k。

*第四行,开始的 KERNEL=="hd[a-z]", 表示ATA CDROM驱动器。这个规则创建和上面的规则相同的符号连接。ATA CDROM驱动器需要sysfs值以来区别别的ATA设备,因为SCSI CDROM可以被内核唯一识别。.

*第五行以 ACTION=="add"开始,它告诉udev增加 /sbin/modprobe sg 到命令列表,当任意SCSI设备增加到系统后,这些命令将执行。其效果就是计算机应该会增加sg内核模块来侦测新的SCSI设备。

当然,上面仅仅是一小部分例子,如果你的系统采用了udev方式,那你应该可以看到更多的规则。如果你想修改设备的权限或者创建信的符号连接,那么你需要熟读这些规则,特别是要仔细注意你修改的那些与之相关的设备。

修改你的udev配置

在修改udev配置之前,我们一定要仔细,通常的考虑是:你最好不要修改系统预置的那些规则,特别不要指定影响非常广泛的配置,比如上面例子中的第一行。不正确的配置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系统问题或者系统根本就无法这个正确的访问设备。

而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etc/udev/rules.d/下创建一个信的规则文件。确定你给出的文件的后缀是rules文件名给出的数字序列 应该比 标准配置文件高。比如,你可以创建一个名为99-my-udev.rules的规则文件。在你的规则文件中,你可以指定任何你想修改的配置,比如,假设你 修改修改floppy设备的所在组,还准备创建一个信的符号连接/dev/floppy,那你可以这么写:

KERNEL=="fd[0-9]*", GROUP="users",   SYMLINK+="floppy"

有些发行版本,比如Fedora,采用了外部脚本来修改某些特定设备的属组,组关系和权限。因此上面的改动可能并不见得生效。如果你遇到了这个问题,你就需要跟踪和修改这个脚本来达到你的目的。或者你可以修改PROGRAM或RUN键的值来做到这点。

某些规则的修改可能需要更深的挖掘。比如,你可能想在一个设备上使用sysfs信息来唯一标识一个设备。这些信息最好通过udevinfo命令来获取。

$ udevinfo -a -p $(udevinfo -q path      -n /dev/hda)

上面的命令两次使用udevinfo:一次是返回sysfs设备路径(他通常和我们看到的Linux设备文件名所在路径--/dev/hda--不 同);第 二次才是查询这个设备路径,结果将是非常常的syfs信息汇总。你可以找到最够的信息来唯一标志你的设备,你可以采用适当的替换udev配置文件中的 SYSFS选项。下面的结果就是上面的命令输出

[root@localhost rules.d]# udevinfo -a -p $(udevinfo -q path        -n      /dev/hda1)
Udevinfo starts with the device specified by the devpath and then walks up the chain of
parent devices. It prints for every device found,all possible attributes in the udev rules
key format. A rule to match, can be composed by the attributes of the device and the
attributes from one single parent device.

looking at device '/block/hda/hda1':     
KERNEL=="hda1"     SUBSYSTEM=="block"     DRIVER==""        
ATTR{stat}=="        1133         2268            2            4"         ATTR{size}=="208782"
ATTR{start}=="63"         ATTR{dev}=="3:1"        looking at parent device '/block/hda':   

KERNELS=="hda"     SUBSYSTEMS=="block"     DRIVERS==""        
ATTRS{stat}=="28905 18814 1234781 302540 34087 133247 849708 981336 0 218340 1283968"
ATTRS{size}=="117210240"         ATTRS{removable}=="0"        
ATTRS{range}=="64"         ATTRS{dev}=="3:0"

looking at parent device '/devices/pci0000:00/0000:00:1f.1/ide0/0.0':     

KERNELS=="0.0"     SUBSYSTEMS=="ide"     DRIVERS=="ide-disk"        
ATTRS{modalias}=="ide:m-disk"         ATTRS{drivename}=="hda"       
ATTRS{media}=="disk"       
looking at parent device '/devices/pci0000:00/0000:00:1f.1/ide0':     

KERNELS=="ide0"     SUBSYSTEMS==""     DRIVERS==""       
looking at parent device '/devices/pci0000:00/0000:00:1f.1':     
KERNELS=="0000:00:1f.1"     SUBSYSTEMS=="pci"     DRIVERS=="PIIX_IDE"        
ATTRS{broken_parity_status}=="0"         ATTRS{enable}=="1"        
ATTRS{modalias}=="pci:v00008086d000024CAsv0000144Dsd0000C009bc01sc01i8a"
ATTRS{local_cpus}=="1"         ATTRS{irq}=="11"         ATTRS{class}=="0x01018a"
ATTRS{subsystem_device}=="0xc009"         ATTRS{subsystem_vendor}=="0x144d"
ATTRS{device}=="0x24ca"         ATTRS{vendor}=="0x8086"       
looking at parent device '/devices/pci0000:00':     

KERNELS=="pci0000:00"     SUBSYSTEMS==""     DRIVERS==""






















举一个例子:假设你想修改USB扫描仪的配置。通过一系列的尝试,你已经为这个扫描仪标识了Linux设备文件(每次打开扫描仪时,名字都会变)。你可以 使 用上面的命令替换这个正确的Linux设备文件名,然后定位输出的采用SYSFS{idVendor}行和SYSFS{idProduct}行。最后你可 以使用这些信息来为这个扫描仪创建新的选项。

SYSFS{idVendor}=="0686",   SYSFS{idProduct}=="400e",  
SYMLINK+="scanner", MODE="0664",   group="scanner"

上面的例子表示将扫描仪的组设置为scanner,访问权限设置为0664,同时创建一个/dev/scanner的符号连接。

udev-FAQ

问:udev是什么? 它的目的何在?

答:udev是一种工具,它能够根据系统中的硬件设备的状态动态更新设备文件,包括设备文件的创建,删除等。设备文件通常放在/dev目录下。使用udev后,在/dev目录下就只包含系统中真正存在的设备。

问:udev支持什么内核?

答:udev只支持linux-2.6内核,因为udev严重依赖于sysfs文件系统提供的信息,而sysfs文件系统只在linux-2.6内核中才有。

问:udev是一个内核程序还是用户程序?

答:udev是一个用户程序(user-mode daemon)。

问:udev和devfs有什么差别?

答:udev能够实现所有devfs实现的功能。但udev运行在用户模式中,而devfs运行在内核模式中。据称:devfs具有一些不太容易解决的先天缺陷。

问:udev的配置文件放在哪里?

答:udev是一个用户模式程序。它的配置文件是/etc/udev/udev.conf。这个文件一般缺省有这样几项:

udev_root="/dev" ; udev产生的设备文件的根目录是/dev
udev_db="/dev/.udevdb" ; 通过udev产生的设备文件形成的数据库
udev_rules="/etc/udev/rules.d" ;用于指导udev工作的规则所在目录。
udev_log="err" ;当出现错误时,用syslog记录错误信息。

问:udev的工作过程是怎样的?

答:由于没有研究过udev的源程序,不敢贸然就说udev的工作过程。我只是通过一些网上的资料和udev的说明文档,大致猜测它的工作过程可能是这样的。

当内核检测到在系统中出现了新设备后,内核会在sysfs文件系统中为该新设备生成一项新的记录,一般sysfs文件系统会被mount到/sys目录中。新记录是以一个或多个文件或目录的方式来表示。每个文件都包含有特定的信息。(信息是如何表述的,还要另外研究?)

udev在系统中是以守护进程的方式udevd在运行,它通过某种途径(到底什么途径,目前还没搞懂。)检测到新设备的出现,通过查找设备对应的sysfs中的记录得到设备的一些信息。

udev会根据/etc/udev/udev.conf文件中的udev_rules指定的目录,逐个检查该目录下的文件,这个目录下的文件都是针 对某类或某个设备应该施行什么措施的规则文件。udev读取文件是按照文件名的ASCII字母顺序来读取的,如果udev一旦找到了与新加入的设备匹配的 规则,udev就会根据规则定义的措施对新设备进行配置。同时不再读后续的规则文件。

问:udev的规则文件的语法是怎样的?

答:udev的规则文件以行为单位,以"#"开头的行代表注释行。其余的每一行代表一个规则。每个规则分成一个或多个"匹配"和"赋值"部分。"匹 配"部分用"匹配"专用的关键字来表示,相应的"赋值"部分用"赋值"专用的关键字来表示。"匹配"关键字包 括:ACTION,KERNEL,BUS,SYSFS等等,"赋值"关键字包括:NAME,SYMLINK,OWNER等等。具体详细的描述可以阅读 udev的man文档。

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有这样一条规则:SUBSYSTEM=="net", ACTION=="add", SYSFS{address}=="00:0d:87:f6:59:f3″, IMPORT="/sbin/rename_netiface %k eth0″
这个规则中的"匹配"部分有三项,分别是SUBSYSTEM,ACTION和SYSFS。而"赋值"部分有一项,是IMPORT。这个规则就是说,当系统 中出现的新硬件属于net子系统范畴,系统对该硬件采取的动作是加入这个硬件,且这个硬件在SYSFS文件系统中的"address"信息等于 "00:0d..."时,对这个硬件在udev层次施行的动作是调用外部程序/sbin/rename_netiface,传递的参数有两个,一个是 "%k",代表内核对该新设备定义的名称。另一个是"eth0"。    从上面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udev的规则的写法比较灵活的,尤其在"匹配"部分中,可以通过诸如"*", "?",[a-c],[1-9]等shell通配符来灵活匹配多个匹配项。具体的语法可以参考udev的man文档。

问:udev怎样做到不管设备连接的顺序而维持一个统一的设备名?

答:实际上,udev是通过对内核产生的设备名增加别名的方式来达到上述目的的。前面说过,udev是用户模式程序,不会更改内核的行为。因此,内 核依然会我行我素地产生设备名如sda,sdb等。但是,udev可以根据设备的其他信息如总线(bus),生产商(vendor)等不同来区分不同的设 备,并产生设备文件。udev只要为这个设备文件取一个固定的文件名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后续对设备的操作中,只要引用新的设备名就可以了。但为了保证 最大限度的兼容,一般来说,新设备名总是作为一个对内核自动产生的设备名的符号链接(link)来使用的。

例如:内核产生了sda设备名,而根据信息,这个设备对应于是我的内置硬盘,那我就可以制定udev规则,让udev除了产生/dev/sda设备 文件外,另外创建一个符号链接叫/dev/internalHD。这样,我在fstab文件中,就可以用/dev/internalHD来代替原来的 /dev/sda了。下次,由于某些原因,这个硬盘在内核中变成了sdb设备名了,那也不用着急,udev还会自动产生/dev/internalHD这 个链接,并指向正确的/dev/sdb设备。所有其他的文件像fstab等都不用修改。

问:怎样才能找到这些设备信息,并把他们放到udev的规则文件中来匹配呢?

答:这个问题比较难,网上资料不多,我只找到一篇文章来介绍如何写udev的规则。他的基本方法是通过udevinfo这个实用程序来找到那些可以作为规则文件里的匹配项的项目。有这样两种情况可以使用这个工具:

第一种情况是,当你把设备插入系统后,系统为设备产生了设备名(如/dev/sda)。那样的
话,你先用udevinfo -q path -n/dev/sda,命令会产生一个该设备名对应的在sysfs下的路径,如/block/sda。然后,你再用udevinfo -a -p/sys/block/sda,这个命令会显示一堆信息,信息分成很多块。这些信息实际来自于操作系统维护的sysfs链表,不同的块对应不同的路 径。你就可以用这些信息来作为udev规则文件中的匹配项。但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规则只能使用同一块中显示的信息,不能跨块书写规则。

第二种情况是,不知道系统产生的设备名,那就只有到/sys目录下去逐个目录查找了,反复用udevinfo -a -p/sys/path...这个命令看信息,如果对应的信息是这个设备的,那就恭喜你。否则就再换个目录。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小。

问: udev和devfs是什么关系
答: udev完全在用户态(userspace)工作,利用设备加入或移除时内核所发送的hotplug事件(event)来工作。关于设备的详细信息是由内 核输出(export)到位于/sys的sysfs文件系统的。所有的设备命名策略、权限控制和事件处理都是在用户态下完成的。与此相反,devfs是作 为内核的一部分工作的。

问: 如果udev不能完成所有devfs的工作的话,为什么把devfs标记为OBSOLETE/removed?

答: 引用 Al Viro (Linux VFS 内核维护者):

-devfs所做的工作被确信可以在用户态来完成。
-devfs被加入内核之时,大家寄望它的质量可以迎头赶上。
-devfs被发现了一些可修复和无法修复的 bug。
-对于可修复的 bug,几个月前就已经被修复了,其维护者认为一切良好。
-对于后者,同样是相当常一段时间以来没有改观了。
-devfs的维护者和作者对它感到失望并且已经停止了对代码的维护工作。

问: 但是当一个并不存在的/dev节点被打开的时候,udev并不能如devfs一样自动加载驱动程序。
答: 的确如此,但Linux的设计是在设备被发现的时候加载模块,而不是当它被访问的时候。

问: 不过等等,我确实希望 udev 可以在不存在的节点被打开的时候自动加载驱动。这是我使用devfs的唯一原因了。给udev 增加这个功能吧。
答: 不,udev 是用来管理/dev 的,不是用来加载内核驱动的。

问: 嗨,求你们了。这不难做到的。
答: 这么个功能对于一个配置正确的计算机是多余的。系统中所有的设备都应该产生hotplug 事件、加载恰当的驱动,而 udev 将会注意到这点并且为它创建对应的设备节点。如果你不想让所有的设备驱动停留在内存之中,应该使用其它东西来管理你的模块(如脚本, modules.conf, 等等) 这不是udev 的工作。

问: 但是我真的喜欢那个功能,还是加上吧
答: devfs用的方法导致了大量无用的modprobe尝试,以此程序探测设备是否存在。每个试探性探测都新建一个运行 modprobe 的进程,而几乎所有这些都是无用的。

问: 我喜欢devfs的设备文件命名方式,udev 可以这样命名么?
答: 可以,udev 可以使用 /dev 的命名策略来创建节点。通过一个配置文件,可以把内核缺省的名字映射到 devfs 的名字。可以看看udev 中带的 udev.rules.devfs 文件。注意: devfs 的命名方式是不被建议并且不被官方支持的,因为它所用的简单枚举设备的方式在设备可能被随时加入或删除的情况下确实是一个比较笨的方法。这些编号代给你的 将只有麻烦,而并不能用来确定设备。看看那个永久性磁盘 (persistentdisk) 的规则就知道如何在用户态下正确的做这件事,而不是傻傻地列出设备。

问: udev 可以为哪些设备创建节点?
答: 所有在 sysfs 中显示的设备都可以由 udev 来创建节点。如果内核中增加了其它设备的支持,udev 也就自动地可以为它们工作了。现在所有的块设备都在被支持之列,大部分的主字符设备也是被支持的。内核开发者们正致力于让所有的字符设备都被支持。可以到 linux-kernel邮件列表上寻找补丁或是查看补丁的状态。

问: udev 是否会去掉匿名设备数量的限制?
答: udev 完全工作于用户态。如果内核支持了更多的匿名设备,udev就会支持。

问: udev 是否会支持符号链接?
答: udev 现在就支持符号链接,每个设备节点拥有多个符号链接也是被支持的。

问: udev如何处理/dev文件系统?
答: 建议使用一个每次启动系统的时候重新创建的 tmpfs 作为 /dev 的文件系统。不过实际上udev并不关心那种文件系统在被使用。

问: 在 init 运行之前,udev 如何处理设备?
答: udev 可以被放入 initramfs 之中,并在每个设备被发现的时候运行。也可以让udev 工作在一个真的根分区被加载之后根据 /sys 的内容创建的初始/dev目录之中。

问: 我是否可以利用 udev 在一个 USB 设备被加载的时候自动加载上这个设备?
答: 技术上讲是可以的,但是 udev 不是用于这个工作的。所有的主流发布版 (distro)都包含了 HAL (http://freedesktop.org/wiki/Software_2fhal) 用于这个工作,它也是专门用于监视设备变更的,并且集成进入了桌面软件。

换个角度说,这可以简单的通过 fstab 来实现:/dev/disk/by-label/PENDRIVE /media/PENDRIVE vfat user,noauto 0 0
这样,用户可以用如下命令来访问设备:
$mount /media/PENDRIVE
同样不需要管理员权限,但却拥有了设备的全部访问权限。使用永久性磁盘链接(label, uuid) 将可以指定同一设备,无论其实际上的内核名字是什么。

问: 有什么我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么?
答: 当使用动态设备编号的时候,一个给定的主/从设备号可能在不同时间对应不同的设备,如果一个用户拥有对这个节点的访问权限,并且可以创建一个到这个节点的 硬链接,他就可以如此得到一个这个设备节点的拷贝。当设备被移除之后,udev 删除了设备节点,但硬链接依然存在。如果这个设备节点之后被重新使用不同的访问权限被创建的时候,其硬链接仍然可以使用先前的访问权限来访问。(同样的问 题也存在在使用 PAM 改变访问权限的 login 上。)

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把 /dev 放在 tmpfs 这样的单独的文件系统之上来防止建立硬链接。

问: 我有其他的关于 udev 的问题,我应该问谁?
答: linux-hotplug-devel 正是问这些的地方。邮件列表的地址是linux-hotplug-devel@lists.sourceforge.net



原文链接: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cn-udev/index.html?ca=drs-cn-0304

概述:

Linux 用户常常会很难鉴别同一类型的设备名,比如 eth0, eth1, sda, sdb 等等。通过观察这些设备的内核设备名称,用户通常能知道这些是什么类型的设备,但是不知道哪一个设备是他们想要的。例如,在一个充斥着本地磁盘和光纤磁盘的设备名清单 (/dev/sd*) 中,用户无法找到一个序列号为"35000c50000a7ef67"的磁盘。在这种情况下,udev 就能动态地在 /dev目录里产生自己想要的、标识性强的设备文件或者设备链接,以此帮助用户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的设备文件。

udev 简介

什么是 udev?

udev 是 Linux2.6 内核里的一个功能,它替代了原来的 devfs,成为当前 Linux 默认的设备管理工具。udev 以守护进程的形式运行,通过侦听内核发出来的 uevent 来管理 /dev目录下的设备文件。不像之前的设备管理工具,udev 在用户空间 (user space) 运行,而不在内核空间 (kernel space) 运行。

使用 udev 的好处:

我们都知道,所有的设备在 Linux 里都是以设备文件的形式存在。在早期的 Linux 版本中,/dev目 录包含了所有可能出现的设备的设备文件。很难想象 Linux 用户如何在这些大量的设备文件中找到匹配条件的设备文件。现在 udev 只为那些连接到 Linux 操作系统的设备产生设备文件。并且 udev 能通过定义一个 udev 规则 (rule) 来产生匹配设备属性的设备文件,这些设备属性可以是内核设备名称、总线路径、厂商名称、型号、序列号或者磁盘大小等等。

  • 动态管理:当设备添加 / 删除时,udev 的守护进程侦听来自内核的 uevent,以此添加或者删除 /dev下的设备文件,所以 udev 只为已经连接的设备产生设备文件,而不会在 /dev下产生大量虚无的设备文件。
  • 自定义命名规则:通过 Linux 默认的规则文件,udev 在 /dev/ 里为所有的设备定义了内核设备名称,比如 /dev/sda、/dev/hda、/dev/fd等等。由于 udev 是在用户空间 (user space) 运行,Linux 用户可以通过自定义的规则文件,灵活地产生标识性强的设备文件名,比如 /dev/boot_disk、/dev/root_disk、/dev/color_printer等等。
  • 设定设备的权限和所有者 / 组:udev 可以按一定的条件来设置设备文件的权限和设备文件所有者 / 组。在不同的 udev 版本中,实现的方法不同,在"如何配置和使用 udev"中会详解。

下面的流程图显示 udev 添加 / 删除设备文件的过程。


图 1. udev 工作流程图:
图 1. udev 工作流程图:

相关术语:

  • 设备文件:由于本文以较通俗的方式讲解 udev,所以设备文件是泛指在 /dev/下,可被应用程序用来和设备驱动交互的文件。而不会特别地区分设备文件、设备节点或者设备特殊文件。
  • devfsdevfs是 Linux 早期的设备管理工具,已经被 udev 取代。
  • sysfssysfs是 Linux 2.6 内核里的一个虚拟文件系统 (/sys)。它把设备和驱动的信息从内核的设备模块导出到用户空间 (userspace)。从该文件系统中,Linux 用户可以获取很多设备的属性。
  • devpath:本文的 devpath是指一个设备在 sysfs文件系统 (/sys)下的相对路径,该路径包含了该设备的属性文件。udev 里的多数命令都是针对 devpath操作的。例如:sdadevpath/block/sda,sda2 的 devpath/block/sda/sda2
  • 内核设备名称:设备在 sysfs里的名称,是 udev 默认使用的设备文件名。

如何配置和使用 udev

下面会以 RHEL4.8 和 RHEL5.3 为平台,分别描述 udev 的配置和使用:

下载和安装 udev

从 Fedora3 和 Red Hat Enterprise4 开始,udev 就是默认的设备管理工具,无需另外下载安装。


清单 1. 检查 udev 在 RHEL4.8 里的版本和运行情况
				
 [root@HOST_RHEL4 dev]# rpm -qa |grep -i udev 
 udev-039-10.29.el4 
 [root@HOST_RHEL4 ~]# uname -r 
 2.6.9-89.ELsmp 
 [root@HOST_RHEL4 ~]# ps -ef |grep udev 
 root     21826     1  0 Dec09 ?        00:00:00 udevd 


清单 2. 检查 udev 在 RHEL5.3 里的版本和运行情况
				
 [root@HOST_RHEL5 ~]# rpm -qa |grep -i udev 
 udev-095-14.19.el5 
 [root@HOST_RHEL5 sysconfig]# uname -r 
 2.6.18-128.el5 
 [root@HOST_RHEL5 sysconfig]# ps -ef|grep udev 
 root      5466     1  0 18:32 ?      00:00:00 /sbin/udevd -d 

如果 Linux 用户想更新 udev 包,可以从 http://www.kernel.org/pub/linux/utils/kernel/hotplug/下载并安装。

udev 的配置文件 (/etc/udev/udev.conf)


清单 3. RHEL 4 . 8下 udev 的配置文件
				
 [root@HOST_RHEL4 dev]# cat /etc/udev/udev.conf 
 # udev.conf 
 # The main config file for udev 
 # 
 # This file can be used to override some of udev's default values 
 # for where it looks for files, and where it places device nodes. 
 # 
 # WARNING: changing any value, can cause serious system breakage! 
 # 

 # udev_root - where in the filesystem to place the device nodes 
 udev_root="/dev/"

 # udev_db - The name and location of the udev database. 
 udev_db="/dev/.udev.tdb"

 # udev_rules - The name and location of the udev rules file 
 udev_rules="/etc/udev/rules.d/"

 # udev_permissions - The name and location of the udev permission file 
 udev_permissions="/etc/udev/permissions.d/"

 # default_mode - set the default mode for all nodes that have no 
 #                explicit match in the permissions file 
 default_mode="0600"

 # default_owner - set the default owner for all nodes that have no 
 #                 explicit match in the permissions file 
 default_owner="root"

 # default_group - set the default group for all nodes that have no 
 #                 explicit match in the permissions file 
 default_group="root"

 # udev_log - set to "yes" if you want logging, else "no"
 udev_log="no"

Linux 用户可以通过该文件设置以下参数:

  • udev_root:udev 产生的设备所存放的目录,默认值是 /dev/。建议不要修改该参数,因为很多应用程序默认会从该目录调用设备文件。
  • udev_db:udev 信息存放的数据库或者所在目录,默认值是 /dev/.udev.tdb
  • udev_rules:udev 规则文件的名字或者所在目录,默认值是 /etc/udev/rules.d/
  • udev_permissions:udev 权限文件的名字或者所在目录,默认值是 /etc/udev/permissions.d/
  • default_mode/ default_owner/ default_group:如果设备文件的权限没有在权限文件里指定,就使用该参数作为默认权限,默认值分别是:0600/root/root
  • udev_log:是否需要 syslog记录 udev 日志的开关,默认值是 no。

清单 4. RHEL5.3 下 udev 的配置文件
				
 [root@HOST_RHEL5 ~]# cat /etc/udev/udev.conf 
 # udev.conf 

 # The initial syslog(3) priority: "err", "info", "debug" or its 
 # numerical equivalent. For runtime debugging, the daemons internal 
 # state can be changed with: "udevcontrol log_priority=<value>". 
 udev_log="err"

udev_logsyslog记录日志的级别,默认值是 err。如果改为 info 或者 debug 的话,会有冗长的 udev 日志被记录下来。

实际上在 RHEL5.3 里,除了配置文件里列出的参数 udev_log外,Linux 用户还可以修改参数 udev_rootudev_rules( 请参考上面的"RHEL4.8 的 udev 配置文件"),只不过这 2 个参数是不建议修改的,所以没显示在 udev.conf 里。

可见该版本的 udev.conf 改动不小:syslog默认会记录 udev 的日志,Linux 用户只能修改日志的级别 (err、info、degub 等 );设备的权限不能在 udev.conf 里设定,而是要在规则文件 (*.rules) 里设定。

通过 udev 设定设备文件的权限

在 RHEL4.8 的 udev,设备的权限是通过权限文件来设置。


清单 5. RHEL4.8 下 udev 的权限文件
				
 [root@HOST_RHEL4 ~]# cat /etc/udev/permissions.d/50-udev.permissions 
......
 # disk devices 
 hd*:root:disk:0660 
 sd*:root:disk:0660 
 dasd*:root:disk:0660 
 ataraid*:root:disk:0660 
 loop*:root:disk:0660 
 md*:root:disk:0660 
 ide/*/*/*/*/*:root:disk:0660 
 discs/*/*:root:disk:0660 
 loop/*:root:disk:0660 
 md/*:root:disk:0660 

 # tape devices 
 ht*:root:disk:0660 
 nht*:root:disk:0660 
 pt[0-9]*:root:disk:0660 
 npt*:root:disk:0660 
 st*:root:disk:0660 
 nst*:root:disk:0660 
......

RHEL4.8 里 udev 的权限文件会为所有常用的设备设定权限和 ownership,如果有设备没有被权限文件设置权限,udev 就按照 udev.conf 里的默认权限值为这些设备设置权限。由于篇幅的限制,上图只显示了 udev 权限文件的一部分,该部分设 置了所有可能连接上的磁盘设备和磁带设备的权限和 ownership。

而在 RHEL5.3 的 udev,已经没有权限文件,所有的权限都是通过规则文件 (*.rules)来设置,在下面的规则文件配置过程会介绍到。

udev 的规则和规则文件

规则文件是 udev 里最重要的部分,默认是存放在 /etc/udev/rules.d/下。所有的规则文件必须以".rules"为后缀名。RHEL 有默认的规则文件,这些默认规则文件不仅为设备产生内核设备名称,还会产生标识性强的符号链接。例如:

 [root@HOST_RHEL5 ~]# ls /dev/disk/by-uuid/ 
 16afe28a-9da0-482d-93e8-1a9474e7245c 

但这些链接名较长,不易调用,所以通常需要自定义规则文件,以此产生易用且标识性强的设备文件或符号链接。

此外,一些应用程序也会在 /dev/下产生一些方便调用的符号链接。例如规则 40-multipath.rules 为磁盘产生下面的符号链接:

 [root@ HOST_RHEL5 ~]# ls /dev/mpath/* 
 /dev/mpath/mpath0  /dev/mpath/mpath0p1  /dev/mpath/mpath0p2 

udev 按照规则文件名的字母顺序来查询全部规则文件,然后为匹配规则的设备管理其设备文件或文件链接。虽然 udev 不会因为一个设备匹配了一条规则而停止解析后面的规则文件,但是解析的顺序仍然很重要。通常情况下,建议让自己想要的规则文件最先被解析。比如,创建一个 名为 /etc/udev/rules.d/10-myrule.rules的文件,并把你的规则写入该文件,这样 udev 就会在解析系统默认的规则文件之前解析到你的文件。

RHEL5.3 的 udev 规则文件比 RHEL4.8 里的更完善。受篇幅的限制,同时也为了不让大家混淆,本文将不对 RHEL4.8 里的规则文件进行详解,下面关于规则文件的配置和实例都是在 RHEL5.3 上进行的。如果大家需要配置 RHEL4 的 udev 规则文件,可以先参照下面 RHEL5.3 的配置过程,然后查询 RHEL4 里的用户手册 (man udev) 后进行配置。

在规则文件里,除了以"#"开头的行(注释),所有的非空行都被视为一条规则,但是一条规则不能扩展到多行。规则都是由多个 键值对(key-value pairs)组成,并由逗号隔开,键值对可以分为 条件匹配键值对( 以下简称"匹配键 ") 和 赋值键值对( 以下简称"赋值键 "),一条规则可以有多条匹配键和多条赋值键。匹配键是匹配一个设备属性的所有条件,当一个设备的属性匹配了该规则里所有的匹配键,就认为这条规则生效,然后按照赋值键的内容,执行该规则的赋值。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规则:


清单 6. 简单说明键值对的例子
				
 KERNEL=="sda", NAME="my_root_disk", MODE="0660"

KERNEL 是匹配键,NAME 和 MODE 是赋值键。这条规则的意思是:如果有一个设备的内核设备名称为 sda,则该条件生效,执行后面的赋值:在 /dev下产生一个名为 my_root_disk的设备文件,并把设备文件的权限设为 0660。

通过这条简单的规则,大家应该对 udev 规则有直观的了解。但可能会产生疑惑,为什么 KERNEL 是匹配键,而 NAME 和 MODE 是赋值键呢?这由中间的操作符 (operator) 决定。

仅当操作符是"=="或者"!="时,其为匹配键;若为其他操作符时,都是赋值键。

  • RHEL5.3 里 udev 规则的所有操作符:

    "==":比较键、值,若等于,则该条件满足;

    "!=": 比较键、值,若不等于,则该条件满足;

    "=": 对一个键赋值;

    "+=":为一个表示多个条目的键赋值。

    ":=":对一个键赋值,并拒绝之后所有对该键的改动。目的是防止后面的规则文件对该键赋值。

  • RHEL5.3 里 udev 规则的匹配键

    ACTION: 事件 (uevent) 的行为,例如:add( 添加设备 )、remove( 删除设备 )。

    KERNEL: 内核设备名称,例如:sda, cdrom。

    DEVPATH:设备的 devpath 路径。

    SUBSYSTEM: 设备的子系统名称,例如:sda 的子系统为 block。

    BUS: 设备在 devpath 里的总线名称,例如:usb。

    DRIVER: 设备在 devpath 里的设备驱动名称,例如:ide-cdrom。

    ID: 设备在 devpath 里的识别号。

    SYSFS{filename}: 设备的 devpath 路径下,设备的属性文件"filename"里的内容。

    例如:SYSFS{model}=="ST936701SS"表示:如果设备的型号为 ST936701SS,则该设备匹配该 匹配键

    在一条规则中,可以设定最多五条 SYSFS 的 匹配键

    ENV{key}: 环境变量。在一条规则中,可以设定最多五条环境变量的 匹配键

    PROGRAM:调用外部命令。

    RESULT: 外部命令 PROGRAM 的返回结果。例如:

     PROGRAM=="/lib/udev/scsi_id -g -s $devpath", RESULT=="35000c50000a7ef67"
    

    调用外部命令 /lib/udev/scsi_id查询设备的 SCSI ID,如果返回结果为 35000c50000a7ef67,则该设备匹配该 匹配键

  • RHEL5.3 里 udev 的重要赋值键

    NAME/dev下产生的设备文件名。只有第一次对某个设备的 NAME 的赋值行为生效,之后匹配的规则再对该设备的 NAME 赋值行为将被忽略。如果没有任何规则对设备的 NAME 赋值,udev 将使用内核设备名称来产生设备文件。

    SYMLINK:为 /dev/下的设备文件产生符号链接。由于 udev 只能为某个设备产生一个设备文件,所以为了不覆盖系统默认的 udev 规则所产生的文件,推荐使用符号链接。

    OWNER, GROUP, MODE为设备设定权限。

    ENV{key}:导入一个环境变量。

  • RHEL5.3 里 udev 的值和可调用的替换操作符

    在键值对中的键和操作符都介绍完了,最后是值 (value)。Linux 用户可以随意地定制 udev 规则文件的值。例如:my_root_disk, my_printer。同时也可以引用下面的替换操作符:

    $kernel, %k:设备的内核设备名称,例如:sda、cdrom。

    $number, %n:设备的内核号码,例如:sda3 的内核号码是 3。

    $devpath, %p设备的 devpath路径。

    $id, %b设备在 devpath里的 ID 号。

    $sysfs{file}, %s{file}设备的 sysfs里 file 的内容。其实就是设备的属性值。
    例如:$sysfs{size} 表示该设备 ( 磁盘 ) 的大小。

    $env{key}, %E{key}一个环境变量的值。

    $major, %M设备的 major 号。

    $minor %m设备的 minor 号。

    $result, %cPROGRAM 返回的结果。

    $parent, %P:父设备的设备文件名。

    $root, %r:udev_root的值,默认是 /dev/

    $tempnode, %N临时设备名。

    %%符号 % 本身。

    $$符号 $ 本身。



    清单 7. 说明替换操作符的规则例子
    				
     KERNEL=="sd*", PROGRAM="/lib/udev/scsi_id -g -s %p", \
     RESULT=="35000c50000a7ef67", SYMLINK="%k_%c"
    

    该规则的执行:如果有一个内核设备名称以 sd 开头,且 SCSI ID 为 35000c50000a7ef67,则为设备文件产生一个符号链接"sda_35000c50000a7ef67".

制定 udev 规则和查询设备信息的实例:

如何查找设备的信息 ( 属性 ) 来制定 udev 规则:

当我们为指定的设备设定规则时,首先需要知道该设备的属性,比如设备的序列号、磁盘大小、厂商 ID、设备路径等等。通常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获得:

  • 查询sysfs文件系统:

    前面介绍过,sysfs 里包含了很多设备和驱动的信息。

    例如:设备 sda 的 SYSFS{size} 可以通过 cat /sys/block/sda/size得到;SYSFS{model} 信息可以通过 cat /sys/block/sda/device/model得到。

  • udevinfo命令:

    udevinfo 可以查询 udev 数据库里的设备信息。例如:用 udevinfo 查询设备 sda 的 model 和 size 信息:



    清单 8. 通过 udevinfo 查询设备属性的例子
    				
     [root@HOST_RHEL5 rules.d]# udevinfo -a -p /block/sda | egrep "model|size"
        SYSFS{size}=="71096640"
        SYSFS{model}=="ST936701SS      "
    

  • 其他外部命令

    清单 9. 通过 scsi_id 查询磁盘的 SCSI_ID 的例子
    				
     [root@HOST_RHEL5 ~]# scsi_id -g -s /block/sda 
     35000c50000a7ef67 
    

udev 的简单规则:


清单 10. 产生网卡设备文件的规则
				
 SUBSYSTEM=="net", SYSFS{address}=="AA:BB:CC:DD:EE:FF", NAME="public_NIC"

该规则表示:如果存在设备的子系统为 net,并且地址 (MAC address) 为"AA:BB:CC:DD:EE:FF",为该设备产生一个名为 public_NIC 的设备文件。


清单 11. 为指定大小的磁盘产生符号链接的规则
				
 SUBSYSTEM=="block", SYSFS{size}=="71096640", SYMLINK ="my_disk"

该规则表示:如果存在设备的子系统为 block,并且大小为 71096640(block),则为该设备的设备文件名产生一个名为 my_disk 的符号链接。


清单 12. 通过外部命令为指定序列号的磁盘产生设备文件的规则
				
 KERNEL=="sd*[0-9]", PROGRAM=="/lib/udev/scsi_id -g -s %p", \
 RESULT=="35000c50000a7ef67", NAME +="root_disk%n"

该规则表示:如果存在设备的内核设备名称是以 sd 开头 ( 磁盘设备 ),以数字结尾 ( 磁盘分区 ),并且通过外部命令查询该设备的 SCSI_ID 号为"35000c50000a7ef67",则产生一个以 root_disk 开头,内核号码结尾的设备文件,并替换原来的设备文件(如果存在的话)。例如:产生设备名 /dev/root_disk2,替换原来的设备名 /dev/sda2

运用这条规则,可以在 /etc/fstab里保持系统分区名称的一致性,而不会受驱动加载顺序或者磁盘标签被破坏的影响,导致操作系统启动时找不到系统分区。

其他常用的 udev 命令:

  • udevtest:

    udevtest会针对一个设备,在不需要 uevent 触发的情况下模拟一次 udev的运行,并输出查询规则文件的过程、所执行的行为、规则文件的执行结果。通常使用 udevtest来调试规则文件。以下是一个针对设备 sda 的 udevtest例子。由于 udevtest是扫描所有的规则文件 ( 包括系统自带的规则文件 ),所以会产生冗长的输出。为了让读者清楚地了解 udevtest,本例只在规则目录里保留一条规则:



    清单 13. 为 udevtest 保留的规则
    				
     KERNEL=="sd*", PROGRAM="/lib/udev/scsi_id -g -s %p", RESULT=="35000c50000a7ef67", \
     NAME="root_disk%n", SYMLINK="symlink_root_disk%n"
    



    清单 14. udevtest 的执行过程
    				
     [root@HOST_RHEL5 rules.d]# udevtest /block/sda 
     main: looking at device '/block/sda' from subsystem 'block'
     run_program: '/lib/udev/scsi_id -g -s /block/sda'
     run_program: '/lib/udev/scsi_id' (stdout) '35000c50000a7ef67'
     run_program: '/lib/udev/scsi_id' returned with status 0 
     udev_rules_get_name: reset symlink list 
     udev_rules_get_name: add symlink 'symlink_root_disk'
     udev_rules_get_name: rule applied, 'sda' becomes 'root_disk'
     udev_device_event: device '/block/sda' already in database, \
                      validate currently present symlinks 
     udev_node_add: creating device node '/dev/root_disk', major = '8', \
                minor = '0', mode = '0660', uid = '0', gid = '0'
     udev_node_add: creating symlink '/dev/symlink_root_disk' to 'root_disk'
    

    可以看出,udevtest对 sda 执行了外部命令 scsi_id, 得到的 stdout 和规则文件里的 RESULT 匹配,所以该规则匹配。然后 ( 模拟 ) 产生设备文件 /dev/root_disk和符号链接 /dev/symlink_root_disk,并为其设定权限。

  • start_udev:

    start_dev命令重启 udev守护进程,并对所有的设备重新查询规则目录下所有的规则文件,然后执行所匹配的规则里的行为。通常使用该命令让新的规则文件立即生效:



    清单 15. start_udev 的执行过程
    				
     [root@HOST_RHEL5 rules.d]# start_udev 
     Starting udev:                                             [  OK  ] 
    

    start_udev一般没有标准输出,所有的 udev 相关信息都按照配置文件 (udev.conf)的参数设置,由 syslog记录。

小结:

udev 是高效的设备管理工具,其最大的优势是动态管理设备和自定义设备的命名规则,因此替代 devfs 成为 Linux 默认的设备管理工具。通过阅读本文,Linux 用户能够了解到 udev 的工作原理和流程,灵活地运用 udev 规则文件,从而方便地管理 Linux 设备文件。


参考资料

原文链接:http://ilinuxkernel.com/?p=462

在 Linux系统中,若存在多块硬盘,通常内核分配盘符的顺序是/dev/sda、/dev/sdb、/dev/sdc ... ...。在系统启动过程中,内核会按照扫描到硬盘的顺序分配盘符。在系统启动后,热插拔硬盘硬盘,系统会顺序分配盘符。在同一个硬盘槽位,每次插入硬盘后,在 系统中的盘符都可能不一致。第一次插入时,盘符可能为/dev/sdb,将硬盘拔除后,再次插入硬盘,盘符可能变为/dev/sde,出现盘符漂移。

假设机器上有6个硬盘槽位,槽位号分别为0~5。其中1、2、5槽位有硬盘,则Linux系统后

x 0 √ 2 x 4
√ 1 x 3 √ 5

所得到的系统盘符对应关系为:1槽位的硬盘盘符为/dev/sda,2槽位的硬盘盘符为/dev/sdb,3槽位的硬盘盘符为/dev/sdc。

x 0  sdb 2 x 4
sda 1 x 3 sdc 5


系统启动后,我们热插拔硬盘,将一块硬盘插入3槽位,则该硬盘的盘符为/dev/sdd。

x 0 sdb 2 x 4
sda 1 sdd 3 sdc 5



再分别在0和4槽位插入硬盘,则系统盘符为:

sde 0 sdb 2 sdf 4
sda 1 sdd 3 sdc 5



从上面,我们可以可以看出,Linux分配给硬盘的盘符与所在槽位没有关系,只与插入硬盘的顺序有关。


同时即使在同一槽位的硬盘,也会存在盘符漂移现象。如,当系统中有进程正在读写磁盘/dev/sdd,若此时我们将该硬盘拔除,稍后将硬盘插入,此时得到的盘符可能为/dev/sdg,而不是所希望的/dev/sdd。

sde 0 sdb 2 sdf 4
sda 1 sdg 3 sdc 5
盘符漂移现象,给用户带来很大不便,尤其是使用裸设备的用户。


Pages

Powered by Movable Type 6.3.2

About this Archive

This page is an archive of recent entries in the 软件工具 category.

精品美文 is the previous category.

回到 首页 查看最近文章或者查看所有归档文章.